第A8版:大江苏

增至八千多头,大丰麋鹿保护区有点挤

分流措施:野化放归大自然,让它们跨市定居;同时向外地输送,迁地保护

麋鹿不断增加,已超过大丰麋鹿保护区承载极限 通讯员供图

扫码看视频

每年的3—6月是麋鹿的产崽期,今年,大丰麋鹿保护区新生麋鹿825头,种群数量从去年的7840头增长至8216头,其中野外麋鹿种群从3356头增长至3553头。麋鹿数量不断增加,保护区是否已“鹿满为患”?野放的麋鹿种群生活得还好吗?因地域限制,麋鹿种群最强壮优良的基因如何传承?7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大丰麋鹿保护区相关负责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菲

1986年,39头麋鹿从英国伦敦运抵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饲养。经过30多年的繁衍,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已超过大丰麋鹿保护区的承载极限,也给沿海湿地生态治理带来压力。

如何让这些麋鹿更好地生存?近年来,大丰麋鹿保护区不断将麋鹿放归大自然。“野放之后,意味着麋鹿可以自由地在黄海湿地滩涂生活觅食,减轻了在保护区生存的压力。如果它们愿意,也可以跨市‘串门’。”大丰麋鹿保护区技术员俞晓鹏表示。

从大丰麋鹿保护区到盐城珍禽保护区、东台条子泥湿地,从上海崇明到南通海安、如东……这些年,野生麋鹿携家带口,在众多地区留下了它们的足迹。

“针对‘定居’到其他地方的麋鹿,我们会定期进行监测以及网格化统计。我们每个月会去南通沿海滩涂,统计麋鹿数量。”俞晓鹏介绍,“我们也会关注麋鹿‘定居’地是否有适合麋鹿生存的食物水源、有没有人为干扰等。”

据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数据,2019年底个别雄麋鹿从盐城迁徙过来,大部队及雌鹿是2023年2月份迁徙至如东小洋口沿海滩涂湿地的,同年4月23日首次监测到新出生小麋鹿6头,这是麋鹿种群自然扩散至盐城以外城市的首次记录。南通目前有麋鹿130头左右,其中雌鹿至少57头,2023年新出生的小麋鹿至少29头。

“除了野放,为了缓解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的压力,也会进行迁地保护。”俞晓鹏说,近年来,大丰麋鹿保护区向内蒙古、山东、上海、北京、浙江杭州等地输送麋鹿,已输送超30批次。

麋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如何让最强壮、最优良的基因得以延续传承?

每年的6月至9月,是麋鹿争霸的日子。为了能把麋鹿种群中强壮优良的基因传承下来,平时和睦相处的雄麋鹿们纷纷摩拳擦掌,争夺交配权。

这是一场关乎尊严、荣誉和传承的巅峰之战。草地上、树林中或者水洼边,雄麋鹿们头顶青草,浑身裹满泥浆,展开了一轮又一轮争斗。

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公鹿通过追逐厮杀、角力打斗,最终胜者为王,可以得到整个鹿群母鹿的交配权。竞争虽然残酷,但是种群中最强壮、最优良的基因却得以延续和传承。

2016年2月底,大丰麋鹿保护区精心挑选了5雄11雌共16头麋鹿,运至湖南东洞庭湖,3月初在东洞庭湖君山后湖实施野放,达到种群交流的目的。

2023年3月10日,大丰麋鹿保护区又精挑细选了10头麋鹿前往北京南海子麋鹿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