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无锡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市第四届“民心工程奖”银奖……无锡市社保中心连获荣誉,荣誉的背后是创新再创新。近年来,中心创新理念,开拓思路,不断以创新破难题增优势。
陈敏
以理念创新引领效能提升
机构改革后,无锡社保经办力量严重紧缺,人少任务多,怎么办?“唯创新方赢未来”,这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荣怡说最多的一句话。中心党委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四个一”调查研究,列出六项重点攻坚课题,梳理出一批创新服务举措,打出了一系列创新组合拳。
把社保经办业务向镇街、银行网点延伸,打造“家门口”的社保服务,对经办力量不足的现状而言是个高招。中心联合行政审批、金融监管等部门推动业务下沉镇街、银行办理,创新社保业务叠加银行金融场景,推进企业参保登记、资格认证等业务在银行网点“一件事”办理,建成21个社保业务“就近办”镇街网点、110个银行网点。
探索推进工伤联网结算模式,借助外力打通经办痛点,又是创新。中心扩大工伤联网结算覆盖面,探索工伤待遇“不见面”办理,在头部医疗机构设置专员,主动对接协助用人单位为符合条件的工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引导联网结算。去年,市区24家协议机构开发改造并通过联网结算验收,全年2.12万人次划卡结算医疗费5015.3万元,联网结算率达到34.64%。
面对违规领取待遇人员不配合退还多领待遇情况,中心在市人社局牵头指导下,与市、区、街道(镇)协同构建联动追退体系,对部省下发疑点数据实行“一案一档”核查,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摸排、金额测算、待遇追退、移交行政、法院执行的全链追退路径。2023年,违规待遇追退到账750余万元。
以机制创新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中心整合资源、优化调整,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理清工作模式,许多工作在机制创新中走在前、创品牌。
中心致力于打造全险种资格认证品牌,建立资格认证新机制,集成双路径、双逻辑、双驱动开展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广泛利用数据共享,获取公安、卫健、民政、医保等五部门信息,通过信息化比对、社会化面审双模式,明确认证总抓手部门,改变以往分散的单险种认证,对全市90万余待遇领取人开展全险种资格认证、综合认证率达99.44%。对信息不足以支撑比对或异地领取待遇的人员,充分利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寓资格认证于走访慰问等退管活动;探索试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依托邮政上门送达认证补充完善信息数据。
创新“锡阳乐·社保情”品牌。紧贴老年群体需求,创新设立“锡阳乐·社保情”品牌,聚焦“乐赏乐学乐助乐享乐闻”主题,打造“风尚达人传播季、急救互助推广季、老物新传展示季、暖心认证宣传季”主线,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实现工作路径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并重转变。退管服务普惠化、品牌化效应显著提升,相关工作经验入选《全国社会保险经办特色做法摘编》。
优化宣传服务品牌。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实施为契机开展一批切口小、暖民心的特色宣传。征集群众笑脸绘制“社保心声幸福图谱”,通过生动的经办实例展现社保优质服务;协同本地媒体制作“社保一点通”小品剧,广电主持人们以故事串讲、情景演绎的新路子将社保政策科普进万家;打造中心独有的“社小宝”卡通IP,制作“漫说社保”动漫小视频,并借助新媒体渠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