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赵东英
那天一大早打开微信,群里、朋友圈里都是父亲节快乐的图片和各种留言,每张图片每一个文字都像是一块电烙铁,灼烧着我内心最柔软处。我无法平静,想念父亲,始终是一种痛楚。
父亲是一名驾驶员,文化不高,几张先进工作者的奖状,始终是他骄傲的谈资。父亲一生没有什么大作为,却很满足,他常常在过年的时候,跟母亲说:“看,家里的这几个孩子,长得多好,是我们的福气啊!”哈哈一阵后,便是一大口酒“咕咚”下肚。
日子像山间的溪水,一直缓缓地、清澈地流淌。但是,突兀的大石头、小石块,打破了平静的溪水。那一年,母亲突发脑溢血,经抢救,生命是保住了,却变成植物人。
母亲突然倒下,全家失去平衡。我们几个儿女轮番到医院陪护,还要安抚老父亲。一段时间后,父亲说:“不能这样下去了,你们该上班的好好上班、小孩子该学习的好好学习,医院那边,有我。”当时,母亲已转到康复医院。父亲就隔三岔五地到医院,跟母亲说话,希望母亲能突然醒来,听到他的呼唤。在父亲的坚持下,我们的工作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然而,奇迹终没有出现。父亲去医院的频次也减少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一天中午,我拿着一个获奖证书,并带了从饭店买的一些菜去看父亲,他满心欢喜地说:“哈,太好了,这红本本比红烧肉好吃啊!留下来吃饭吧,我也想喝两口。”
“咳,下午还有会议,来不及吃了,下次吧。”我不假思索地说。那段时间,工作的确很忙,加之孩子还小,总想着后面还有机会有时间。每次去父亲那里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后来,我学会开车,拿到驾照的那天,我兴奋地向父亲汇报。我说,等买了车,带他去兜风。他很兴奋,似乎我是他的接班人。
然而,等我买了车以后,父亲却住院了。岁月无情,生命最终抵挡不住病魔的侵袭,父母相继离我们而去。
在看电视剧《人世间》时,一次次的共鸣让我泪目,看到剧中的父母,仿佛看到自己的爸妈,一生勤俭持家,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我时常沉浸在一种自责中,一个“忙”字,成为我们不去陪父亲的“借口”。我们努力着、拼搏着、忙碌着,总希望出人头地、总希望“挣够”钱、有一定经济能力,让父母享受晚年,由此而错过了一次次陪伴,留下了诸多遗憾。
这无尽的思念,仿佛一杯酒,在“父亲节”里发酵。走在路上,看到一些老人,总觉得像自己的父亲;当我手握方向盘,想着他说的“要关注前方,不能分心”,仿佛他就坐在副驾驶上;晚餐时,我倒了一杯酒,辛辣又醇厚,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让我感觉父亲仍在,一种爱从未离去。
我不愿考证“父亲节”的由来,但觉得这个节日真好,让我们可以肆意地表达对父亲的爱与思念。初夏的夜,微风习习。望着深邃的天空,我想,父母一定看到我们了,看到自己的儿女们个个健健康康,他们一定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