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

莫让细小环节毁了整个食品安全链条

近日,有记者揭露了油罐车运输行业的黑幕:在卸载完煤油和工业油后,直接装载食用油。相关话题随即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消费者本以为买到的是“健康油”,却没想到在到达自己手中之前,它已经搭乘了一趟“污染车”。罐车没有进行清洗,厂家也没有严格把控。令人震惊的是,面对记者采访时,油罐车司机毫不避讳,更坦言“已是罐车运输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对此,央视发文怒批“无异于投毒”,这话一点没错。这样的行为置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何地?置法律的威严和公正于何地!这样的草台班子是在要消费者的命!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领域法律法规,不可否认,规章制度越来越细,管理也越来越严格。甚至你吃的一颗西红柿是哪块地产的,哪个人种的都有可能追溯到,然而谁也不承想,“装完化工油就装食用油”这样荒唐的事件还是发生了。原因在于食品安全工作链条长,生产、储存、运输、加工……一环扣一环,其中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环节疏忽了,都有可能让全链条的努力归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据报道,“装完化工油就装食用油”乱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关监管和行业标准的付之阙如。目前我国在食用油运输方面,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2014年6月实施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由于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对厂家约束力有限。因此,监管部门要秉持“食品安全大于天”的态度,建立健全动态监管机制,认真梳理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不断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实效性,只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市场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全覆盖,才能守好“舌尖上的安全”,切莫让千里长堤溃于“小小蚁穴”。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槿色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