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大江苏

长江南京段水位缓慢回落

南京每天2.5万人巡堤查险

长江滨江风光带水位缓退

近日,长江、水阳江等水位呈回落态势,但仍然“超警”运行,叠加“暴力梅”带来的强降雨,南京防汛形势仍然复杂严峻。7月12日,南京市水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防汛应急响应状态仍维持在Ⅱ级。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赵杰/摄

长江、水阳江、秦淮河仍高水位运行

7月12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潮位站看到,长江南京站水位显示为9米(警戒水位8.7米),比此前有所下降。滨江风光带上,沿江绿道、雕塑也逐渐露出水面,沿线亲水平台附近仍然拉着警戒线和提示牌,防止市民进入亲水平台。

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处长李宗超介绍,目前,长江大通站水位和流量缓慢回落,流量已降至60000多立方米/秒,较前几日高峰时75000立方米/秒下降了不少。受上游来水量逐渐减少影响,长江南京段水位呈现缓慢回落态势。

数据显示,7月12日10时,长江南京段水位是9米,但仍超警戒水位0.3米;水阳江水碧桥站11.61米,超警戒水位1.1米;秦淮河东山站10.26米,超警戒水位0.46米;滁河晓桥站9.89米,超警戒水位0.39米;石臼湖蛇山站11.49米,超警戒水位1.09米。

“根据最新水文预报,长江上游来水量虽然有所减少,但相比常年是偏高的,所以长江南京段水位还要维持一段较高时间。”李宗超说。

重要河湖长期超警,加上强降雨来袭,南京防汛形势严峻。“一方面要防洪,一方面要防内涝。”李宗超说,从防洪角度来看,长江南京段、水阳江、滁河等已经高水位运行半个月左右,受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可能会发生渗水、渗漏、滑坡等险情,小险情进入了多发期和易发期。从防内涝角度看,入梅以来,南京已经发生将近7次强降雨过程,根据预报,12日晚上到13日还有一轮强降雨过程,对于城市积淹水、内涝等方面应对,压力比较大。特别是目前秦淮河、长江处于高水位,对城市排涝的条件也造成了影响。

每日2.5万人巡堤查险,值守点790个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各区各单位仍严格按照Ⅱ级应急响应要求落实巡堤查险机制,配足巡堤查险人员力量。

据介绍,南京持续加密出动巡查人员,日巡查力量约2.5万人,现场巡查值守点约790个,对历史险工段、重点防御段、涉水工程、企业段等密切布防盯控,24小时专人值守。

李宗超介绍,市防办成立了6个技术专家组,协助各区制订抢险方案、现场指导,目前已累计出动1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