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评本、程甲本、程乙本……你读的《红楼梦》是哪一版?哪个版本更接近原著?《红楼梦》版本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从春节到暑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打造的“幻游红楼梦”大运河文化数字光影艺术展在南京河西金鹰世界,持续陪伴“红迷”。展览近日“上新”:以“风气红楼 流传天下”为主题的《红楼梦》版本展全新亮相,溯源这部传世名著的版本。
作为本次版本展的学术指导,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介绍,《红楼梦》刊刻得比较晚,直到乾隆晚年才开始有了活字印刷的版本,也就是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程甲本”“程乙本”等。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红楼梦》只以抄本形式流传,仅限于在作者的朋友圈里传抄、评点。这样的早期抄本,今存十一种十四部,又称为“脂评本”“脂砚斋评本”。
“早期的抄本是非常珍贵的。这些抄本很多都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一般是写一稿抄一次,改一稿再抄一次。同时,脂砚斋等人不停地加以评点。”苗怀明介绍,这些抄本距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比较近。特别是三个版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它们在曹雪芹生前就已经存在。甚至可以说,曹雪芹本人也看到过。遗憾的是,这些版本都不全。虽然残缺不全,但这些抄本依然非常有价值,是研究《红楼梦》最重要的版本,它们保留了作者早期创作、修改《红楼梦》的一些痕迹。脂砚斋的批语,则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相当于“弹幕”,甚至“剧透”。
目前的《红楼梦》通行本当中,红学大家冯其庸主持校订的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是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40多年间几经修订,至今仍是畅销书。这一版《红楼梦》所选用的底本,正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庚辰本现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是年代较早且保存较全的“脂评本”:它是乾隆二十五年抄本,诞生于曹雪芹去世前,较为接近原作原貌。《红楼梦》前80回,庚辰本有78回,是早期抄本中比较全的。而比它更早的甲戌本、己卯本,前者仅存16回,后者仅存41回又两个半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