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5日,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橙色信使 牵手成长”授渔红色夏令营正式开营,22名“小信使”来到江西,5天的活动行程满满,内容丰富。
最难忘的是走进寻乌县实验小学与结对小伙伴面对面交流学习,传递信使友谊,传承红色基因。手拉手学校寻乌县实验小学校长邱玮热情地接待“小信使”,向孩子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带领大家参观校容校貌,感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气息;走进红领巾种植园,学习农耕知识,体验劳动乐趣。潘家小学少先队红领巾拾金不昧小银行向实验小学赠送手拉手爱心款5000元,还赠送了50本《阳湖印记》《爱的呼唤》等常州籍作家的著作,支持寻乌孩子通过读书活动,更好地了解常州。为了让常州的“小信使”在实验小学的生活更有意义,邱玮校长设计了《非遗传承——客家美食灰水粄》制作方案,亲自指导常州“小信使”学做客家美食灰水粄,按个人口味喜好做成各种形状的灰水粄,有搓成长条形手指状的,有用印花模压成圆形的,有用客家秘制酸菜包馅做成饺子形的。用蒸锅蒸熟后,两地孩子尽情品尝色香味俱全的灰水粄,分享劳动的快乐。
在江西期间,常州“小信使”在瓷都景德镇体验瓷器制作,走进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三二五广场、寻乌县博物馆,欣赏东江源头青龙岩美景,来到共和国的摇篮瑞金,登上享有盛名的滕王阁,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项项有意义的活动,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田,获取了前行的红色力量。
组稿老师 李永清
相约寻乌 再见信友
今天是特别日子,我激动得一整晚都没睡好,因为终于要见到橙色信使——曹越了!一大早,我就拿着给曹越准备的礼物,兴奋地跟着老师来到了寻乌县实验小学。他们的校园真漂亮,在邱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校园,还走进了红领巾种植园。
在老师介绍下,我见到了笔友曹越,戴着眼镜,留着帅气的短碎发,和信里描述的一模一样。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互赠了礼物,聊着家乡的美食,学校的趣事,天南地北地聊着,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老师安排下,我和曹越一起动手制作了客家美食——灰水粄。这对我可是个挑战,因为我的手工实在不敢恭维。好在有曹越的帮忙,我也渐渐做得有模有样了。我们做出了圆形的、长条形的、饺子形的……当蒸锅里的灰水粄熟透,那香味让我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味道好极了,幸福感油然而生。这幸福不仅来自美食,更来自于和好朋友一起制作的过程。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相聚的时刻终将面临离别。再见了,曹越!再见了,寻乌县实验小学!我们下次一定还会再见面的!
四(4)班 张溪洋 指导老师 陈敏
星辰大海,我们盼望已久的见面时刻终于来临。虽然我们的着装朴素,但友情深厚,坚如磐石。见面时,我们无比高兴,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们来到了见面的学校,兴奋地相拥,拍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制作了客家美食——灰水粄。首先和面,然后揉成圆形,接着在想要的图案上涂一层油,放入模具中一压,再取出就大功告成。还有的用手搓成一捏就成形,蒸上半小时,一出锅就尝了一口,美味极了,幸福感爆棚。灰水粄老师告诉我们:“客家人用传统的古法工艺,选用天然原料黄粄柴,制作出最传统的原味灰水粄,散发着天然的草木清香,这是一种传承。”
制作完灰水粄,我和她聊了许多各自的近况,也和其他寻乌的好朋友畅谈。时间飞逝,转眼又到了和朋友告别的时刻。我们含泪挥手告别,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四(4)班 徐语蔓 指导老师 陈敏
一踏入校园,我们便遇见了与我们书信往来一年的结对小伙伴。在寻乌实验小学邱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学校的红领巾种植园,园内茄子圆润,香瓜飘香,朝天椒香辣,苋菜紫艳,莴苣绿油油,同学们的辛勤耕耘让它们生长得格外旺盛。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楼墙壁上装饰着诗词歌赋和名人警句,过道里展示着刚结束的书画大赛中的优秀作品。大队室里,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琳琅满目,彰显着学校的辉煌成就。
我们跟随校长和老师来到会议室,聆听了学校荣誉和成就的介绍,并与结对小伙伴正式见面。我们愉快地交流学习心得、兴趣爱好和班级趣事。最后,我们互赠了礼物,我收到了一箱散发着浓郁果香的黄金百香果,还未开封,香气已扑鼻而来。
四(4)班 杜瑜菲 指导老师 陈敏
匠心传承 瓷都之行
在我国,有两个城市是用皇帝的年号命名的,其中一个是浙江的绍兴,另一个则是江西的景德镇。不过,关于景德镇瓷器的传播历史,有一个小小的误解需要纠正。实际上,“china”作为瓷器的意思,来源于中国(China)的英文名称,而并非阿拉伯人发音不标准所致。至于景德镇的瓷器,它们确实是通过贸易路线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阿拉伯和英国。
我们下午来到了一家陶瓷公司,工作人员开始教我们如何捏泥。我模仿他们的动作,手上沾点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捏出了一只碗的形状。我想挑战一下自己,但一不小心,泥巴飞了出去。费了好大劲,我才重新固定好泥巴,捏出了碗的形状,再也不敢乱动了。
接着,我们尝试在瓷盘上绘画。我得好好想想画什么。想了很久,我眼前一亮,决定画竹子。竹子四季常绿,姿态优雅,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画家喜欢画竹。我立刻拿起画笔,开始作画。画完后,发现画面有些空,于是我灵机一动,添上了几块石头和小草,一幅作品就这样完成了。
五(6)班 承铭晰 指导老师 陆雪梅
我们到了景德镇,就迫不及待地尝试自己动手做陶瓷。起初,我做陶瓷还挺得心应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原本想做的碗慢慢变形,变成了盘子,只好重新来过。重做的过程并不顺利,越做越觉得这门手艺真是难啊!好不容易做出了一个有点模样的,我感到非常自豪。
接下来是彩绘环节,我打算在盘子上画一朵荷花。没想到,原本应该是红色的荷花,在我手里变成了绿色,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只好重新画,但这次的结果比之前还要糟糕,看来彩绘也是门技术活!
彩绘之后,我们还可以用陶泥做些小物件。我决定尝试做一辆小坦克。这辆小坦克终于有了点模样,没有像之前的作品那样完全走样。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小坦克的履带还没完全做好,我们就得离开了,真是有点舍不得。
四(4)班 张宸睿 指导老师 陈敏
我们来到了江西景德镇的一个的陶瓷制作作坊。老师简单介绍了陶瓷制作的步骤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了。首先,把陶土固定在转盘上,然后启动机器。接着,用手轻轻托住陶土,在中间慢慢压出一个洞,再用双手向上提拉,塑造出碗的形状。虽然我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但这个过程真的很有趣。
之后,我们还在一个盘子上绘制了自己喜爱的图案。我画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又用陶土捏制了各种小物件,比如一条活泼的鲨鱼和一颗诱人的小水蜜桃。晚餐后,这一天的美好时光就画上了句号。
五(6)班 黄子桐 指导老师 陆雪梅
千年诗篇 魅力滕王
活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座十分有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周围环绕着青山,还有一条蜿蜒的江水,景色宜人。走进滕王阁的外围,一座高大的建筑映入眼帘,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步入阁内,眼前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宽敞的大厅里,每一件物品都散发着华丽的光芒。那些承载着历史的物件,更显得神秘莫测,引人深思。而那些身着古装的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为滕王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啊,滕王阁,你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这次能来到这里,真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五(1)班 王宇轩 指导老师 杨丽娟
滕王阁,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确实名副其实。站在阁前,我被它的华丽和雄伟深深震撼。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走进阁内,这里仿佛是古代才子们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诗文,每一处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我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滕王阁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建筑的杰作,更是文化的瑰宝。能目睹这样一处历史遗迹,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运。
五(5)班 丁舒铫 指导老师 秦英芳
革命记忆 红色力量
我们踏进了课本中提到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历史现场,也就是毛主席带领沙洲坝人民挖掘的“红井”。导游告诉我,井中的水清澈可饮。我四处张望,发现井边放着一个水桶。在导游的允许和老师的帮助下,我运用爷爷传授的技巧,成功地打上一桶井水。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品尝,井水冰凉甘甜,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正是因为毛主席和红军的辛勤付出,我们才能享受到这甘甜的井水。
时光荏苒,五天的橙色信使江西之行已经结束,但制作陶瓷的快乐、毛主席的教诲,以及我亲爱的笔友,都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四(4)班 文嘉杨 指导老师 陈敏
这次的江西之行让我感触颇深。我们参观了共和国的摇篮纪念馆,在那里,我们肃然起敬,没有了平日的嬉笑,只有庄严和敬意。参观纪念馆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为了永远铭记毛主席。毛主席了解当地缺水情况后,带领红军战士为乡亲们挖了这口井。井水甘甜,令人回味无穷,虽然它可能和其他井水一样,但因为是毛主席挖的,所以意义非凡。我们还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他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四(4)班 张宝鼎 指导老师 陈敏
这个暑假,江西的瑞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在长征中创作的《七律·长征》。而长征的起始地,正是瑞金。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旧址,简陋的环境让我震惊。这里只有一张床、一个旧桌子,条件十分艰苦。但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决策。
走出故居,正值中午,烈日下天气比较炎热,我不禁想起长征时红军在炎炎夏日中的艰苦行军。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新时代,应该铭记革命前辈的付出。
五(6)班 徐熙宸 指导老师 陆雪梅
青龙岩山水甲江西
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橙色信使 牵手成长"江西授渔红色夏令营。其中,青龙岩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觉得青龙岩的山水堪称江西之最。
青龙岩的美景藏在郁郁葱葱的山峦中,山势起伏,宛如一条蜿蜒的绿色巨龙。树木茂盛,山花烂漫,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我和小伙伴们兴奋地沿着台阶攀登,一路上欢声笑语。
当我们站在“天国遗址”山坡下,远处传来瀑布的轰鸣声。我们加快步伐,终于目睹了壮观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二年级学过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虽然眼前的瀑布没有诗中描述的那么高,但它宽阔的水流,犹如白练般从高处倾泻而下,令人震撼。
站在观景台上,我们被瀑布的美景深深吸引,甚至忘记了太阳的炙烤。青龙岩还有许多其他美景,如西风古道、红军泉、一线天等,我们迫不及待地继续探索。
这次是我度过的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暑假。它不仅让我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让我从心底涌起一股自豪感:祖国真美!
五(2)班 陈诺 指导老师 陈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