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小记者

缤纷舞台 快乐成长

快报小记者公益活动剪影(二)

模拟法庭演练

亲历司法正义,筑梦守法未来

7月12日,我兴奋地参加了常州市中级法院执行局的开放日。一踏入法院大门,老师就让我们保持安静,那种庄严的氛围瞬间让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抬头一看,墙上醒目的标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我心潮澎湃,我们兴奋地合影留念,并齐声朗读了这句鼓舞人心的话。

接着,法院的叔叔阿姨们带着我们参观了党员之家、少年法庭、家事调解室等地方。家事调解室里的“家”字和满墙的照片,让人感觉特别温馨,原来法律也有它温柔的一面。

最让我期待的是模拟法庭环节,我扮演了被告苗培培。一开始紧张得不行,但慢慢就放松了。苗培培因为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还违反交通规则,害得同学受伤,赔了好多钱,还连累父母。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守法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负责。

活动结束后,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百丈中心小学三(3)班 周芷伊

在明媚的阳光下,我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动,化身为满怀激情的小小公诉员。踏入法院,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法庭布局严谨,各个席位排列整齐,让人心生敬畏。

模拟庭审开始,我身着公诉人制服,责任感油然而生,仿佛瞬间成为正义的守护者。随着庭审推进,我克服紧张心情,以清晰有力的言辞阐述观点,目光坚定,直面被告人。辩论环节,思维火花四溅,法律的力量在交锋中彰显,我专注每一个细节,力求论点无懈可击。

庭审结束,虽汗流浃背,但心中暖流涌动。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法律的理解,更坚定了追求正义的信念。它在我心中播下了正义的种子,激励我未来以知法、学法、守法的小公民身份,勇敢地在正义之路上前行。

此次体验,收获满满,我将带着这份热情与信念,继续探索法律世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州市实验小学四(2)班 陈思充

我是“大律师”

今天,暴雨如注,却未能浇灭我参加“我是‘大律师’”活动的满腔热情。我早早抵达活动地点,怀揣着兴奋与期待。

老师分发了一宗关于财产纠纷的案例,我细读之下,对案件有了初步了解。老师进一步的讲解,更是加深了我的认识。抽签时,我虽未抽中梦寐以求的审判长,却意外成了“被告代理2”。妈妈的鼓励让我意识到,身为律师同样重要。

回家后,我沉浸在案件研究中,梳理案情,分析证据,反复练习辩护词,以期在庭审中大放异彩。庭审日终于来临,审判长的一声“现在开庭”,正式揭开了庭审的序幕。小伙伴们的表现个个精彩,轮到我时,突然感到有些紧张。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顺利地完成了辩护。

庭审结束,合议庭宣布被告胜诉。我以一句“那律师费呢?”引来一片笑声。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庄严与神圣,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向着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律师”的目标不懈奋斗!

怀德苑小学三(2)班 邹钟怿

寓教于乐的健康之旅

我有幸参加了现代快报小记者与源自在康复诊所联合举办的“小小康复师”体验活动,心情无比激动。

下午一点半,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康复诊所。工作人员帮我换上了粉色的小护士服,妈妈夸赞我像个真正的护士,既专业又可爱。在等待其他小伙伴的时候,我尝试了各种康复器械,特别是瑜伽球,坐在上面弹跳,感觉既舒适又好玩。

等到所有小记者都到齐了,康复诊所的医生为我们讲解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在家自测脊柱弯曲的方法,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以及正确的坐姿等。

医生阿姨通过一系列测试,发现我的肩膀对称,脊柱也挺直,但肩胛骨略显得不对称。她耐心地指导了我一些在家就能做的康复训练方法,妈妈也认真地跟着学习。看来,我得把康复训练提上日程了,避免成为“肩胛骨不对称”的人。

今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健康知识,还帮助我意识到自身的小问题。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体验!

解放路小学二(1)班 汤雨辰

与非遗艺术的亲密接触

你们了解“蛋雕”艺术吗?蛋雕,就是在轻薄的蛋壳上绘制精美图案的技艺。

今天,在常州新华书店,20名小记者齐聚一堂,还有幸邀请到了吴老师——“金坛蛋雕”的非遗传承人。

吴老师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众多美轮美奂的蛋雕作品,接着详细讲解了蛋雕的历史渊源、所需材料以及创作技巧。随后,令人期待的体验环节开始了。吴老师为我们每人分发了一个空蛋壳、一支铅笔和橡皮。

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在蛋壳上练习绘制图案,老师不时给予指点,帮助我们纠正错误。图案绘制完成后,就轮到了雕刻环节。吴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支雕刻笔,并传授了我们一句口诀:“一倒,二压,三拖,四转”。我左手稳托蛋壳,右手持雕刻笔,依照口诀小心翼翼地操作。我雕刻的是一个小男孩吃西瓜的画面,过程中必须手法轻柔,以防蛋壳破裂。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蛋雕作品。你看,蛋雕不仅有趣,还能锻炼我们的细心和耐心呢!

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

二(8)班 孙欣茗

运河边的美味传奇

红色皮囊,鸭蛋形身材,这是常州地区大运河畔独有的特产,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正是常州特产“萝卜干”的原材料——红皮萝卜。它皮红肉白,肉质紧实,制成的萝卜干纤细脆嫩,细嚼之下几乎无渣,深受大家的喜爱,成为各大商超的畅销品。

萝卜干,作为运河常州段极具地域特色的产品,其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首先,农户们精心挑选经过提纯复壮的萝卜种子,在常州新闸周边特定的土地上播种,经过数十天的精心培育,终于长成圆滚滚、表皮光滑、色泽红润的红皮萝卜。这些萝卜咬上一口,还能品尝到微微的清甜。

为了保持萝卜的天然风味,工厂至今仍沿用古法工艺进行加工。他们将洗净的萝卜仔细去除头尾,再切成均匀的片状,确保每一片萝卜都带皮,这是萝卜干脆嫩可口的关键。随后,萝卜片需经过多次腌制、翻缸、晾晒等工序,最终封坛完成。想象一下,那一缸缸紧实的萝卜片,即便是翻一缸也足以让人手臂酸疼,更何况在短时间内要翻上数百缸呢?这或许就是展馆中那句“吃三年萝卜干饭,诸事可成”所蕴含的深意吧。

萝卜干不仅仅是家乡的美味,更是常州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通过大运河的流通,萝卜干被送往四面八方,成为连接不同地域文化的桥梁。它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像是一位文化交流的使者,将常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带到更多人的餐桌上,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常州的美味与风情。

孟河实验小学三(1)班 潘骏毅

指导老师 王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