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特别报道

南通如东: 让“政策找企业”,为实体经济添翼赋能

江苏龙源如东风电场 通讯员供图

近日,旨在打造大规模风电项目增容改造样本示范工程的江苏龙源如东风电场升级改造项目,已上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待核准。目前,企业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用地(海)等前期工作。

此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曾下发《关于开展江苏省2023-2025年度陆上风电项目改造升级和退役申报工作的通知》。为了优化如东陆上风电布局,推动存量项目运行效率提升,促进风能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如东县发展改革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陆上风电场项目现场,经过初步排查,江苏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符合申报要求。为确保升级改造项目申报成功,如东县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主动对接相关业务部门,联系属地政府,组织各部门、镇区对江苏龙源如东风电场升级改造开展专题研究,最终就项目升级改造工作达成一致意见,顺利推动升级改造项目持续进行。

从国家到地方,每年都会出台许多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资金补助和扶持是个重点,怎样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惠及本地企业?如何助力企业应享快享政策红利?近年来,南通市如东县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丰沛的阳光雨露。

通讯员 张海燕 蔡华 张志娟 江锡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花宇

帮助4个共享储能项目享受补贴政策

如东新能源产业起步于2002年,目前全县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69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6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占全省1/4;海上风电装机容量483万千瓦,占全省规模的41%;光伏装机容量约125万千瓦。

为了让电更绿、碳更低,近年来,如东县发展改革委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坚持早字当头,吃透政策,把握机遇,积极争取,最终,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共两个园区被列入江苏省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应用试点园区。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离不开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间的协调互动的实际,如东县发展改革委一方面尽早规划布局,结合如东电网架构,科学确定专用站址;另一方面,积极牵头组织开展新型储能项目产业招商,并注重放大现有的产业基础与日趋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先后成功招引了三峡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一流企业。截至目前,共实施了6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占全省规划总量的17.4%。其中,包括江苏首个共享式储能站——江苏丰储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全国首个重力储能项目——如东26MW/100MWh重力储能项目等。

由于牢牢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截至7月上旬,如东县已有200MW/400MWh鹭核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江苏丰储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等4个项目成功并网投运,并享受到省财政新型储能补贴政策。

助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申报全市领先

4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2024年第一批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申报工作,为抢抓政策机遇,如东县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动员部署,通过召开专题视频说明会、推进点调会,及时组织各镇(区、街道)全面摸排企业需求。

由于本次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申报工作共投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要行业领域信息设施等18个重点领域、142个细分领域,为增强申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东县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职能科室现场答疑、详细指导。各职能科室按照项目所属领域,认真审核各类项目合规性、建设内容、年内资金需求,以及是否符合产业规划布局、产能置换条件等重点内容。不仅如此,如东县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人还专程陪同企业前往上级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并协助企业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改完善申报内容。

据介绍,2023年,南通市共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库,均为如东县报送项目。目前,已有3个项目与银行签约,签约总额为22亿元,已放款总额11.93亿元。在今年国家第一批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申报中,如东县共有8个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总投资达17.86亿元,贷款总需求7.70亿元,2024年度贷款总需求4.25亿元,如东通过国家审核项目占全市的72.73%。如东县发展改革委正积极开展跟踪服务,确保贷款投放的精准度、科学性。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贯彻落实,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只有守牢政策落实主阵地,做到理解政策不走偏、贯彻政策不打折、推广政策不变形,才能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助力市场主体行稳致远。”如东县发展改革委主任于海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