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及奶制品,是平衡膳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构成。近年来,蒙牛集团坚守 “要强”本色,致力于打造更营养、更健康的高品质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营养健康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服务美好生活。
通讯员 晓寅
天生要强,倡导营养健康与全民运动理念
“每个要强的人终将抵达”。蒙牛自1999年创立以来,凭借着“天生要强”的企业精神,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间民房,做到位列全球乳业八强,一次次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品牌力量。
蒙牛的“天生要强”精神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同频共振。6 月 19 日,奥运火炬在法国沃克吕兹省继续开启新一轮的传递。作为国际奥委会 TOP 计划合作伙伴蒙牛推荐的火炬手,特仑苏品牌代言人、著名演员靳东,参与了此阶段的火炬传递。靳东手持奥运火炬,用来自中国的奥运热情,进一步点燃了这座法国古城。6 月 28 日,中国青年演员杨紫在法国东北部城市肖蒙参与巴黎奥运火炬传递。7月14日,备受瞩目的青年演员王一博在法国巴黎参与奥运火炬传递,将奥运圣火的光芒带给了全世界的观众。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蒙牛集团纯甄品牌代言人,王一博不仅传递了和平与希望的火种,更让中国青年的形象在巴黎熠熠生辉。
面向未来,蒙牛将继续发扬要强精神,以卓越的产品品质、创新的品牌形象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健康与快乐,成为每个人的伙伴,营养每个人的要强。
攻关种植技术,从源头保证“优级”水平
前不久,蒙牛现代草业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台基营村 3000 亩苜蓿种植基地,收割了第一茬苜蓿,检测结果显示:对标国际苜蓿标准,该基地的苜蓿品质仍达到“优级” 水平。该基地由现代草业技术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目前已连续六年种植苜蓿,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输出”,这背后,究竟蕴藏了什么科技奥秘?
现代草业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台基营村 3000 亩苜蓿种植基地在 2024 年进行了新的创新尝试:他们采取复壮技术,并对水肥管理进行了新的调整,重新激活了作物的生长潜力,强化了苜蓿次生代谢能力。同时,他们还通过强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将苜蓿的收割周期压缩到最佳时间范围内(24 小时内完成全部收割裹包作业),确保了苜蓿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蒙牛现代草业持续加大草业方面的技术创新、难题攻关和推广力度,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免耕补播技术等多项技术为奶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开展优质饲草种植,避免草业 “与粮争地”,不仅有力保障了地区奶牛养殖饲草需求,同时还治理改善了区域生态与地力提升,这片原本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沙化、盐碱土地,已逐渐转变为充满活力、生命力顽强的沃土。
研发“中国芯”益生菌,持续打造新质生产力
奶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从饲草种植源头抓起,还要从短板提升。我国乳制品产业优良国产益生菌缺乏、高活性加工技术落后,导致我国益生菌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外。
针对“卡脖子”问题,蒙牛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进行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建立了 17000 余株的蒙牛菌株资源库,并成功筛选出包括副干酪乳杆菌 PC-01 在内的多株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菌株,通过校企联合技术攻关最终突破了功能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技术、高活性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活菌数益生菌乳制品的制备和进口菌株的替代,打造益生菌的“中国芯”。
前不久,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蒙牛集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提报的 “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体现了国家对蒙牛长期坚持科技研发、持续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高度认可。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蒙牛优益 C 等产品中应用转化,自主菌株 PC-01 实现了产品中活菌数 500 亿 cfu/100ml 的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于 2023 年获得中国专利银奖,是目前乳业在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
蒙牛集团聚焦科研主导开创新品类、数智赋能塑造新产业和模式创新培养新业态三大方面开展工作,坚决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奶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