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精心打造的“善良大款”人设,骗子胡某一年半时间诈骗了5000余人,涉案金额240余万元,该案件近日进行了宣判。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出现话术迭代升级、视频真情演绎等诸多特点,打击网络诈骗不能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需要多部门合作打出“组合拳”。
应该说,胡某以“善良大款”的人设出现,其行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一些薅惯了羊毛的用户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结果掉进了陷阱,被骗金额最多的粉丝刷了12万元礼品。为逃避侦查,胡某注册了14个账号实施诈骗,甚至还自学法律知识,准备说辞、藏匿证据。当前,诈骗分子一方面想方设法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另一方面不断翻新诈骗方式和手法,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关部门应该以“高压”对“高发”,才能有效打击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平台不能“流量为王”,淡忘主体责任。网络诈骗分子的行为虽然具有很大欺骗性和迷惑性,但对于以大数据采集、用户画像和行为分析见长的平台方而言,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骗子伎俩。只不过某些平台运营方眼里更看重流量和收益,以至于履行社会责任做得不够。某些平台对于“打擦边球”游戏规则的把握可谓是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一旦让平台戴上承担连带责任的“紧箍咒”,情形自然就不一样了。
此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做到职能前置、未雨绸缪。例如对于新晋网红的资料背景要做到提前备案,对于一些网民的异常行为要提前防范;对于受害人的投诉申诉要予以足够重视。打击网络诈骗是一项全社会的艰巨任务,需要全国一盘棋、共织一张网,让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南京 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