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光影江苏

导演乌尔善: 做中国没有过的电影

《封神第一部》《异人之下》官方海报

扫码关注 光影江苏公众号

本期嘉宾 乌尔善 导演 代表作 《封神第一部》《异人之下》

2023年暑期档,由江苏企业领衔出品、乌尔善执导的电影《封神第一部》爆火。2024年暑期档,他携新作《异人之下》卷土重来。

乌尔善最初入行是从广告导演做起,而后执导了《刀见笑》《画皮Ⅱ》《寻龙诀》等,成为“中国奇幻大片专业户”,又创历史地采用三部连拍的方式,执导了《封神三部曲》。如今,国风超能力电影《异人之下》上映,他总是走在挑战自己的路上。

《异人之下》上映首日,光影江苏特别邀请乌尔善做客“大咖说电影”栏目。他戴着标志性的红框眼镜、穿着电影文化衫,从“炁体源流”聊到“异人训练营”,又从“封神”的神仙故事,聊到“异人”的人间奇事。

即便是在跑路演的繁忙行程中,他依旧目光炯炯,兴致很高:“我进入行业之前有一个规划,我一直觉得中国有很多有魅力、有深度的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到当代电影创作里。其实我所有的作品都在做一件事情,希望能对中国电影类型的可能性做出一些探索。每一部电影都希望能尝试一个不同的类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艺蘅 郑文静/文 马晶晶/摄

想“长生不老”,拍更多电影

“我个人是觉得宝宝的异能我特别想拥有,她的(异能是)长生不老。如果我有那么多时间,就可以做更多作品。”在被问及最想拥有哪项异能时,乌尔善笑着说,“因为我有好多想做的项目,但我做的项目都挺花时间,只能做一个取舍。如果有她这个异能的话,就全都能做了,能实现好多想法。”

乌尔善对电影的热爱,非一天而就。今年52岁的他,在成为电影导演前,已经走了很久很久。

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一名广告导演,用12年时间拿下中国广告节金奖、美国广告艾菲奖等多个业内大奖,成为中国最顶级的广告导演之一。

拍摄广告片之余,乌尔善先后参与了许多短片、独立电影作品等的拍摄、制作。2004年,他以编剧、导演、制片人的身份拍了一部90分钟的独立电影作品《肥皂剧》,获得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等。

2009年,乌尔善成为“亚洲星引力计划”首位推出的新人导演,借着拍摄电影《刀见笑》的机会,他将600万元的投资运用到极致,自此在华语影坛崭露头角,并且凭此获得陈国富的垂青,成了商业巨制《画皮Ⅱ》的导演,最终在中国内地获得7.26亿元票房,刷新华语电影12项票房纪录。而后,乌尔善又执导电影《寻龙诀》,并凭此获得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就在业界以为乌尔善会趁热打铁推出更多电影作品时,他选了另一条路,做华语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采取三部连拍模式制作《封神三部曲》。

“我希望我自己每做一个项目,都有一些新的挑战,去尝试一些新的电影类型。我给自己规划了20年、30年的拍摄计划,希望每个项目对自己来说能有所突破。同时也能够探索一些中国电影的可能性,《封神三部曲》是对神话史诗类型的一个尝试。”乌尔善说。

从“封神”到“异人”,属于乌尔善的暑期档

2023年暑期档,《封神第一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起初,预告片释出后,有人并不看好,况且是在大片云集的暑期档,该片面对的生存环境不可谓不艰巨。然而凭借精良的故事,《封神第一部》上映后开启“高开疯走”模式,最终累计票房26.34亿元。

做这样一部巨制,压力可想而知,乌尔善顶住了,且做得很好,他曾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从来都是和工业联系在一起的,我从《画皮Ⅱ》到《寻龙诀》,一直做的是幻想类型,这需要电影制作技术和工作规模的提升。尤其《封神三部曲》本就是电影制作最难的类型,同时它还是三部连拍,这个工作量和制作难度都非常大。”

《封神三部曲》打破了国内所有电影拍摄长度的纪录,乌尔善表示:“封神剧组规模近万人,前期的工作人员超过8000人,后期工作人员有1000多人,大家在一起工作了18个月,完成了前期拍摄和第一部的后期制作。对华语电影来说,这种工作的规模、周期和难度都是空前的,所以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升级,如数字生物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就是此前中国电影很少触及的。”

2024年暑期档,乌尔善带来了最新作品《异人之下》,“拍完《封神三部曲》后,2020年6月这个项目找到我,希望我来把《一人之下》做成电影项目,当时我觉得漫画改编电影非常有吸引力,而且中国在这个国风超能力电影领域还没有什么作品,所以我觉得该试一下。”

在他看来,漫画改编电影在全世界的电影创作里都是主流类型,比如漫威、DC的漫画改编电影,在全球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年轻人。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没有任何作品出现,是一个遗憾,“我觉得《一人之下》是非常值得去做成中国风格漫画改编电影的好素材,所以当时决定《封神三部曲》后要做这个项目。从2020年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做了将近4年,只不过因为《封神三部曲》后期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去年第一部先上映了,第二部还在后期的制作中,看起来这两个项目是交叉的,但其实是前后进行的。”

对话

光影江苏:您觉得自己有没有“漫感”?

乌尔善:我特别喜欢看漫画,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中国优秀的动画片作品我看了无数遍,就上海美术电影厂出品的《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还有那些短片也特别精彩。我长大后关注得也少了,直到2020年《一人之下》找到我,我才重新开始关注国漫的创作。我没有想到能出现《一人之下》这种既有深度又通俗,这么有创意的漫画作品!我重新了解了国漫创作的现状很了不起,国漫在崛起。

我特别希望能够把这些优秀的国漫作品通过电影介绍给更多的观众,让大家了解到我们国漫这些有才华的作品,和它们具备的价值。同时也希望通过电影的方式,让中国有国风异能漫画改编电影的系列电影,所以我们先写了3部《异人之下》的剧本构架,优先完成了第一部的拍摄后期。

光影江苏:拍摄《异人之下》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乌尔善:漫画是无限连载,《一人之下》已经连载了八年,现在还在继续,它的故事是无限延的。但电影是有限的。

《异人之下》最大的难点是编剧,因为故事容量非常大,有非常多精彩的角色,但一个电影两个小时,选择哪一个角色作为主要的角色?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完成两小时的表达?这是需要再次创作的。

光影江苏:为了拍摄《异人之下》,您延续《封神三部曲》对演员的严格要求,打造了“异人训练营”,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乌尔善:这两个项目办训练营其实也是巧合。因为这两个项目的主要角色都是年轻人,在故事里都是十八九岁,在这个年龄段其实没有成熟演员。另外是因为这两个项目的特殊性,《封神三部曲》是一个神话史诗,他们要扮演古代的战士,有骑马射箭等特殊能力。《异人之下》的演员们要演各门派高手,有大量的动作戏,这种不太可能找到现成的演员,所以必须通过异人训练营,给他们设计专属的课程,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完成我们的拍摄。

但这两个训练营很不一样,封神演艺训练营是封闭式的,大家同吃同睡同训练,要培养一起长大的人物关系,他们是一个团队。但《异人之下》中他们是各自门派的,有各自的风格个性,所以异人训练营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只上课,上完课就各回各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光影江苏:从《画皮Ⅱ》《寻龙诀》再到《封神三部曲》以及《异人之下》,您总在挖掘中国题材影视化的多元可能,为何一直钟情于此?

乌尔善:进入行业前我有一个规划,一直觉得中国有很多有魅力、有深度的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到当代电影创作里。其实我所有的作品都在做一件事情,希望能对中国电影类型的可能性做出一些探索。每一部电影都希望能尝试一个不同的类型。

《封神三部曲》是神话史诗类型,《异人之下》是国风超能力类型的电影,未来还会做别的,同时我还希望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当代的表达,因为传统的文化元素其实就在我们的基因血液里,但它需要用新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们重新对它产生好奇心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