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第二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在大庙弄·青年里盛大开幕,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开幕式以原创行进式话剧的形式,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巧妙地将观众带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艺之旅。这一独特的创意无疑是对传统戏剧形式的一次大胆突破,而其背后是常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编剧们的智慧与心血。
由常州市文研所丁杰、李莹、查姿孜、孟晓辉等编剧主创的全场景文旅沉浸演艺《青年里·归来》,成为本次戏剧周的核心亮点。该剧以一百年来的常州热血青年为蓝本,时间跨度从民国到当代,结合大庙弄落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历史事件,刻画了“话剧之父”洪深、中国职业教育开创者李静珊、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等鲜活的常州名人形象,展现了他们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观众在沉浸式交互体验中,仿佛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演员密切互动,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回首过去十年,文研所的编剧们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从2014年中国群文第一部打工题材音乐剧《六号车间》,到舞台话剧《较量》,再到运河五号工业遗存剧场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非遗餐秀剧《乾隆下江南之萝卜干记》、民元里文保建筑群落行进式话剧《寻找金头玉臂》、油罐主题公园史诗剧《明月照古今》,直到今年的主题街区文旅场景行进剧《青年里·归来》,他们在剧本创作上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双轮驱动,完成了从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到文旅场景演艺创作的华丽转变。
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常州市文研所的编剧们用他们的作品,让戏剧不止在舞台,艺术不止于远方。他们依托常州的人文、历史、建筑、景观,将名人文化、市井风情、历史故事等元素巧妙融入剧本创作,实现了多场景、多风格、多样式的文旅演艺创作,不仅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也为常州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莫岚 周星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