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GDP增幅6.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7.3%。镇江经开区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源自哪里?让我们一起探索他们的“创新密码”。
聚链成群,园区企业“众木成林”
在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手臂正将生产材料有序运送到传送带,AGV小车自由穿梭于生产线之间为物料传递提供支持……几百亩的厂区内,一线的操作工人还不到1000人,而其中大部分还是维护保养和科技研发的工作人员。2023年该公司实现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32%,应税销售138亿元,同比增长65%。
作为镇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位于国内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叠加示范区,目前该示范区已形成近300亿元的产业规模,拥有配套齐备的动力电池与太阳能光伏两条产业链。
以园聚链、以链集群的新能源产业是经开区四大产业的缩影。作为镇江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经开区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四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利用建设用地、港口岸线等资源优势,加快招引落地优质项目,以产业集聚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朝阳说,镇江经开区坚持“链”上发力,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梳理编制产业招商图谱,综合运用生态伙伴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全力攻坚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和新质生产力项目。今年上半年签约项目中,符合省市重大项目标准的占比超过一半、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和新入库列统投资额均居镇江市第一。
从无到有,未来产业“向新求质”
圌山脚下,长江下游扬中河段太平洲捷水道上段右岸,一条长长的飞机跑道由岸边延伸到江中,从空中俯瞰,与传统机场相比,这座新落成的水上机场虽略显“袖珍”,却承载低空经济产业的无限未来。
“近期飞机即将在这里的水上跑道首次试飞。”江苏瀚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航空板块负责人姜文渊说,镇江大路通用机场也将成为全国首个全流程审批的水上机场、长江流域首个水上机场、华东地区首个水陆两用大型通用机场。
2024年作为“低空经济元年”,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迎来了新机遇。早在2009年开始,经开区就及时抢抓国产大飞机、低空领域逐步开放等重大战略机遇,较早布局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打造集聚航空产业要素和资源的重要平台。
镇江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佳锋说:“园区建设至今,始终以‘前瞻定位、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总揽全局,以‘大路通用机场、江苏航院、航空航天产业园’为核心,聚集了菲舍尔、航天海鹰、航发优材等一批优质涉航企业。近两年新签约‘四个一’产业项目占比近2/3。随着C919大飞机的量产,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4%,正迎来宝贵的风口机遇期。”
多维发力 科技创新“上新上架”
从北京的地下室创业起步,到2014年来到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租用400平方米的厂房,生于北京而勃发于经开区丁卯街道的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精密标刻、无人驾驶、医学美容等多个领域,去年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一路走来,公司总经理陈磊感触颇深:“我们三位公司创始人都是江苏人,因为乡情、高铁站、招商政策优渥等因素决定到经开区发展,落户以来,政府给予了房租等优惠,公司发展过程中缺少高端人才和订单,他们也一直给予帮助。”
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镇江经开区尤其注重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全区创新创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镇江经开区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拥有省级研发机构90家,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企业技术中心24家、工程研究中心15家。
栽下幼苗,孕育“科创森林”。在土地资源、金融资源、政策资源、人力资源等核心要素加速集聚下,2023年,镇江经开区研发经费总量突破3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亿元、增幅突破50%,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4个。
李伟男 王玉龙 曹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