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友好与很好——谈谈贾明哲和他的作品

《只留清气满乾坤》 27×30cm

《无常》 27×30cm

《杜甫诗两首》 25×50cm

《载酒觅诗》 25×50cm

《十二生肖·虎》 35×23cm

《十二生肖·牛》 35×23cm

《十二星座·狮子座》 35×23cm

《餐英饮露》 35×23cm

《兰亭序》 69×35cm

贾明哲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理事、副秘书长。

1988年生于山东临清,2009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书法装饰艺术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艺术专业,导师徐利明教授,2014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山水高研班,2023年结业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中青年创作骨干研修班,2024年考取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元堂教授。

□曹钝夫

我喜欢交友,抑或怕孤独。古人说过:“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人生在世,个体的生存,须得道着力,方能维持。我相信闭关参禅、苦工学道的情势是有的,但绝对安于寂寞的人我以为未佛即仙。有时候与朋友闲扯,不能看作白白耗费时光,倒是颇有意义的。我住在清凉山下,近邻南艺。三年前,在刘元堂处结识了他口中的“山东大汉”——贾明哲。

我与明哲,可谓一见如故,像幼年一同玩泥巴的伙伴那般亲近。在他于南京艺术学院读研期间,每遇余暇,时来过访,我自然会很高兴。

明哲模样俊秀,天生的雅骨里透着些许乡野,但绝不土气,也不似书法圈中的同辈那样喜蓄长须,好着唐装。他总是简淡如常,朴素大方,不佯不装,一如他的书法雅致清新。元代圣哲姚燧有云:“大抵体根于气,气根于识,识正而气正,气正而体正。”从明哲的书法作品中,可见文雅之相、纯正之气。在这样的年纪,实属难得。他亦善篆刻,其印章不刻意取巧,意味生拙,力避熟俗,每见有稚态可掬者。依个人爱好,我喜而索之。

当下鲜有诗、书、画、印皆通的多面手,明哲的导师徐利明先生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不仅“五体与篆刻全能、巨制与小品兼工、学识与功力并进”,而且具备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思想境界、博大的胸怀。明哲遵从严师教诲,勤奋刻苦,力求能全面发展,他喜欢山水画,却不满足于逸笔草草的“书家画”。在硕士毕业后便南下杭州,继而北上京华,于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先生的山水高研班进修,老老实实地从一树一石画起,循序渐进,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狠下功夫。自他接触山水画起,我发现他对书法、篆刻也有了不同于以前的认识。每次见面总能看到他有新的进步,这股进取的精神,让时常偷懒打瞌睡的我深受鼓舞。陆俨少先生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相信明哲能持重磨砺,厚积薄发。

我不是“好好先生”,自以为亦非无辨识力的“老好人”,“很好”这两个字也不常挂在嘴边。对于明哲和明哲的作品,我会说“很好”。一是表示我对他的友好,二是表示我对他作品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