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在他笔下,南京的美具象了

鸡鸣寺

玄武湖

舞剧《朱自清》

现在的南京浦口火车站

朱自清像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1948年8月12日,一位江苏名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被后人称为“完美的人格”,他为世人留下难忘的背影,他就是朱自清。

1934年,朱自清先生写下散文《南京》,在他的笔下,南京的美具象化了。今天就跟着这篇美文,一起漫步南京,重温这位文化大家的人生。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经纬 张文颖/文 钱念秋 赵杰/摄

波光粼粼

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五个洲子似乎都局促无可看,但长堤宛转相通,却值得走走。湖上的樱桃最出名。据说樱桃熟时,游人在树下现买,现摘,现吃,谈着笑着,多热闹的。

——朱自清《南京》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名人词典》记载,朱自清1898年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后来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从小聪慧的他,18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21岁便开始发表诗歌,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毕业之后,他在江浙地区的中学担任老师。

出生江苏、在江浙工作……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南京自然是朱自清常来的地方。1934年8月,朱自清写下散文《南京》。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他已经“来来去去”南京很多次,最终下笔如有神,将对南京的喜爱落在纸面。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开篇,他留下这句最经典的话。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只有感受过的人才晓得其中魅力。

跟着朱自清游南京,第一站就是鸡鸣寺。微雨天登高远望,映入眼帘的是南京台城,那些金戈铁马、陈年往事,犹在眼前。

走到玄武湖,又是另一番的景色。烟水苍茫的玄武湖不同于西湖的静绿,湖水荡起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

最让朱自清喜欢的,还是在微醺之后乘船游湖,清风做伴,水声催眠,远方箫声应和……叫人沉醉。

桨声灯影

秦淮河我已另有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编者注)。但那文里所说的情形,现在已大变了。从前读《桃花扇》《板桥杂记》一类书,颇有沧桑之感;现在想到自己十多年前身历的情形,怕也会有沧桑之感了。

——朱自清《南京》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别看《南京》中秦淮河的“出场时间”并不早,篇幅也不大。其实,朱自清早已为秦淮景色写过单篇“推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散文被誉为是“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1923年夏天,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雇了“七板子”小船,泛舟秦淮。夜秦淮,在数百年前已经是南京景色的“排面”。朱自清笔下的夜秦淮,更是如梦境一般。

文中,秦淮河的船是独特的,“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秦淮河的灯是勾人的,“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秦淮河的水是超脱的,“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

时隔11年,当朱自清在《南京》中再次提笔写秦淮河时,已是另一种样貌。水是黑的,公园只有巴掌大,贡院几乎拆没了。

几乎消失的贡院,让朱自清回忆起他与父亲的过往。

1917年,父亲朱鸿钧曾带他去看过贡院,当时已经是杂草丛生,荒凉不堪。曾办过江南闱差的朱鸿钧熟悉考场的情形,将当时考生入场的场面、考试号舍的情况等说得头头是道。然而那样人声鼎沸的考场重地,也已经变成碎石路。朱自清也不由感慨“在路上走的人,怕很少想起这些事情的了罢?”

那一年,朱家还发生了不少事。父亲纳妾,闹得满城风雨,丢了差事,祖母也郁闷离世。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朱自清不堪重负。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朱自清在《背影》中回忆道,从南京坐火车去北京那一天,父亲执意送他一程。于是,便有了浦口火车站父亲吃力攀越站台的背影。《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朱自清传》中,记录了很多朱自清的人生往事。

万里长江

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但到了上边,逼窄污秽,毫无可以盘桓之处。燕山十二洞,去过三个。只三台洞层层折折,由幽入明,别有匠心,可是也年久失修了。

——朱自清《南京》

万里长江,波澜壮阔,进入职场后的朱自清,内心也涌动着滚滚热血。

来到上虞春晖中学不久,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

朱自清认为,“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所以,他说:“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

朱自清对学生的善意、信任和关爱,不断唤醒着学生的向学之心和向善之志。

1925年,经俞平伯介绍,朱自清来到北京出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正式开始高校任教生涯。

在清华园,朱自清开设了“中国新文学研究”“古今诗选”等专门课程,还主讲“普通国文”。后来他又在师大与燕京两校兼课。

任教期间,朱自清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背影》《荷塘月色》等。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20年的教育生涯,朱自清始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用毕生心血浇灌祖国的下一代。

只此青绿

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中山陵全用青白两色,与帝王陵寝用红墙黄瓦的不同。假如红墙黄瓦有富贵气,那青琉璃瓦的享堂,青琉璃瓦的碑亭却有名贵气。从陵门上享堂,白石台阶不知多少级,但爬得够累的;然而你远看,决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台阶儿。这是设计的妙处。

——朱自清《南京》

如今来到南京的朋友,必去的景点肯定有中山陵。青瓦石墙,庄重肃穆,暗含着天下为公之意,彰显着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来到这里,朱自清似乎感受到了这股正义的力量。他的一生,何尝不是为祖国、为教育、为民主运动拼尽全力的一生。

1948年,物价飞涨,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据友人记载,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

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的教师们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和美国驻华大使等人对中国人民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

声明写好了,朱自清第一个在上面签了字,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1948年8月,长期受胃病困扰的朱自清,已无力再“战斗”下去。8月12日,弥留之际,他对妻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一代大家,匆匆而去,留下背影。朱自清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对于国家尊严的坚守,让人深受震撼。

好在,这位文学大家留下了很多作品,也让我们有了与大师继续同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