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苏州

姑苏区苏锦街道:

数字化停车 P+R让绿色出行更丝滑

8月9日,平海路公园、P+R停车场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启用。

“P+R”是英文“Park and Ride”的简称,即“停车换乘”。“P+R”模式的应用,能够将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接驳,实现了无缝衔接的“零距离换乘”。

“把车停在这里,再换乘地铁,每天通勤时间起码可以节省半小时。”家住平江新城的苏先生在吴中区工作,每天的早晚高峰让他十分“头疼”,他对P+R停车场项目十分期待。出门开车到地铁站,再坐地铁直达目的地,这样的出行方式,将成为不少新城“打工人”的首选。

平海路公园、P+R停车场项目位于姑苏区平海路北侧(苏大附一院总院北侧),总建筑面积56111.45㎡,共有汽车泊位1640个。地上为公园绿地,设置大巴充电车位5个;地下设有两层停车场,设置车位1635个,其中包含充电车位166个,无障碍车位34个。

该项目建有充电桩、智慧停车系统、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为了便于车主入场寻找空余停车位,相关部门联合百度地图,搭建了车位级导航系统,根据车主入场寻找车位和出场寻找车辆的需求,通过场内精细化地图采集制作、室内蓝牙信号覆盖、占用忙闲数据对接与车位分配算法设定等技术,为进入停车场的用户自动分配空闲车位,在室外导航进入到室内导航的过程中实现无缝切换,把用户从家里送到车位上,真正在用户体验层面体现了智能导航的实用价值。为解决停车场内找车难的问题,项目还开发了反向寻车功能,用户通过小程序和现场查询端口,可快捷查询到车辆所在位置,有效减少寻车时长。据悉,这也是车位级导航在苏州市域内的首次实景化综合性运用。

为进一步扮靓古城形象,除必要的配套设施外,该项目地上均恢复公园绿地。地面景观设计延续了平海路周边绿地景观带整体效果,完善其滨水慢行系统。

同时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兼顾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雨水排水系统,提升景观环境,打造低碳、绿色、环保的公共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与平海路公园、P+R停车场项目仅一路之隔,便是苏大附一院总院。项目的启用,将大大缓解医院停车场的停车压力,方便市民就医的同时减少周边道路拥堵。项目的地下停车场与苏大附一院之间还设置地下人行通道,进一步缩短患者从停车场前往医院就医的步行距离,人行通道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好投入使用。张恬 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