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 李艳
一大早起床,母亲就在厨房里忙活,我还在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就听到母亲说今天立秋了,要起泡菜坛子的水。儿子听到后忍不住惊讶地问母亲:“外婆,什么是立秋呀?秋天能怎么‘立起来’?”这一问,把我和母亲都逗笑了。
所谓“起泡菜坛子的水”就是把泡菜坛子清空,重新调制泡泡菜的水并加上一些时令蔬菜。在“立秋”这一天起泡菜坛子的水是我们家的习俗。母亲是个讲究的人,做这些事前总要翻翻黄历。母亲说,“天期”好,泡菜水才不容易生花。
打我记事时起,母亲就会在立秋这一天的下午起泡菜坛子的水。她先是去附近的井里打上一桶水,放到前一天洗干净晾干的泡菜坛子里。接着往水里放上洗净晾干的豇豆、红辣椒和竹笋,然后往坛子里倒一些泡菜盐,加上鲜花椒、蒜和姜,最后把泡菜坛子密封起来放在阴凉处。经过10天的等待后,就可以享受美味了。
母亲做的泡菜是我吃过的所有泡菜里最好吃的。邻居做泡菜时,也经常向我母亲“取经”。这泡菜不咸,酸味浓郁,有着泡菜独有的香味,这是我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这一泡菜坛子水可要用一年。等这泡好的蔬菜吃完,加入其他蔬菜,又是另一种美味。
我和妹妹都很喜欢吃母亲做的泡菜,常常因为一根泡豇豆大打出手。看到我们打架,母亲也劝不住我们,干脆不管我们了,径自夹起碗里的其他泡菜吃起来。我们看到碗里的泡菜快没有了,也顾不着打架了。
母亲把各种各样的蔬菜都泡到坛子里,味道各有不同,打开了我们新世界的大门。春天,竹笋是泡菜坛子里的常客。夏天可以泡的东西太多了,黄瓜、豇豆、茭白,泡出来都是人间美味。最让人惊讶的是,母亲还会把红薯削皮后泡在里面,这种酸甜交汇,让人回味无穷。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去泡菜坛子里夹泡菜,可以自由挑选喜欢吃的泡菜。
在蔬菜匮乏的季节里,泡菜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母亲总用泡菜变着花样给我们做一道道美味。我最喜欢的便是泡菜炒回锅肉了,泡菜的酸味刚好中和了肉的油腻。我记得上初中时住校,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母亲心疼我在学校伙食不好,便用泡菜切碎末加上腊肉一起炒香让我带到学校去下饭吃。那时候大家都带菜,我们把饭打回寝室,大家你一勺我一勺地分享着从家里带来的菜,别提有多美味了。
儿时的记忆还犹在眼前,现在我也学着母亲,在“立秋”这一天,开始做属于我家的泡菜。在这坛泡菜里,感受母亲对我的爱以及对儿时的怀念。我想这不仅仅是一坛泡菜,更是我对秋天的敬意。它承载着我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怀念,每一片泡菜叶都仿佛记录着秋天的故事,每一次品尝都是与季节的一次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