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的布局中,一地一域如何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遇?无锡经开区的最新出招,折射出其“未来打法”。近日,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签约落户无锡经开区,志在破解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中的关键问题——缺乏灵巧智能。
汇集多地创新资源、合力攻克关键技术、聚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圈……无锡经开区正探索实践着适合自身的“打法”,打造“天生机智”(指商业航天、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地标。
人形机器人既是无锡市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的关键赛道,也是无锡经开区打造“天生机智”未来产业新地标的发力重点。此次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领衔,无锡经开区和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标志着无锡经开区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
多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是无锡经开区“未来打法”的突出特色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拥有光机电、装备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22个技术研发团队,衍生孵化科技企业30余家,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强;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是专门研究机器人创新、研发与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平台,旨在推动更高级、更智能的机器人技术探索,前沿技术整合能力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底层技术原始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建设、研发与产业转化及人才培养工作,孵化培育能力强。
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计划建设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3年内团队规模达到80人,申请发明专利超50项,引进培育10家具有产业化能力的机器人企业——向着未来打出新的“王牌”。
不仅是机器人,事实上,无锡经开区在“天生机智”等未来产业的前瞻研判、赛道布局、项目优选等过程中,都力求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需要有勇有谋。
今年4月,世界航天日前夕,江苏巡天揽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雪浪小镇,并和陕西省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卫星智能空间动力联合实验室。总投资10亿元的微纳星空商业卫星制造基地项目已于近日完成用地评审相关手续,未来将建设年产100颗500千克量级卫星和50颗1000千克量级卫星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成为国内商业卫星领域极具代表性的自动化产线标杆项目。商业航空赛道正在徐徐展开。此外,绿叶诊断等精准医疗也正在无锡经开区加快“生长”。
为何能源源不断吸引未来产业落子?“雪浪小镇以数字化为特色,把航天数字化落地,融入雪浪小镇的数字化生态。”这是江苏巡天揽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孟春的答案。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