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款胸主动脉支架创新产品“出厂价5万,代理商卖12万”,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知名上市国产药械企业上海微创心脉医疗公司。
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问询
8月19日,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披露:近日,连续收到群众信访,反映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脉医疗)Castor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以下简称:Castor支架)价格虚高问题。经初步核实并查询公开信息,心脉医疗Castor支架(200mm长度)出厂价格为5万元左右,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的价格超12万元,初步约谈后心脉医疗提出价格调整计划,但未改变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等事实。
国家医保局要求心脉医疗说明四方面内容:
一是详细说明Castor支架的出厂价格、终端价格,以及研发投入、生产制造、期间费用等各项价格构成情况。
二是详细说明Castor支架近5年各年度销售量、销售金额,以及公司作为生产研发企业的实际利润等情况。
三是详细说明Castor支架出厂价格和终端价格之间价差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终端价格构成中所含全部销售费用的资金支出去向等情况。
四是正面回应Castor支架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通过代理商抬高挂网价格、实施不正当营销行为,进而增加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等问题。
涉事企业称愿意调整价格
据了解,这是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问询药械企业。
20日,心脉医疗公告表示,公司及董事会对此高度关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对该事项具体情况进行了核查。
心脉医疗称,在经营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守医疗器械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性政策,高度关注产品定价合规性及患者利益。《问询函》提及的问题尚在进一步沟通及准备回复阶段。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曾向国家医保局相关部门、相关地方医保局等进行过汇报和沟通,结合行业内同类产品的定价体系,对问询函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答复和解释,并承诺对Castor产品降价及初步的降幅,也表态未来愿在集采规则范围内进一步降价。
截至2024年3月底,心脉医疗Castor支架已累计覆盖国内超过1000家终端医院,高于其他产品的覆盖数量。在海外,心脉医疗销售覆盖超过30个国家,其中Castor支架累计进入16个国家,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
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心脉医疗预计今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77亿~8.08亿元,同比增加25%到30%。归母净利润为3.91亿~4.19亿元,同比增加40%到50%,其中,海外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5%。
价格虚高
“病”在流通环节
心脉医疗是“微创系”旗下的公司,它于2012年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注册成立,2019年首批登陆科创板上市。
据报道,主动脉支架类是心脉医疗创收最好的产品板块。心脉医疗2024年半年报称,Castor支架等创新型产品持续发力,促使公司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尚不在政府定价范围内,价格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生产经营企业(供应商)可以自行定价。医疗器械价格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环节:生产、流通和医疗机构使用。
而根据国家医保局此次披露信息,价格虚高的“水分”主要发生在流通环节,也即“出厂价5万,代理商卖12万”。
国家医保局向药械企业发出的首张问询函,直指流通不合理加价现象,并非无的放矢。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流通环节,医疗器械层层转包的代理销售模式,使得植(置)入类医疗器械每一级代理商的利润率都不少于50%。
据报道,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的目的是要挤掉耗材价格中的水分,降低中间商的利益,切断可能的灰色交易链条。
综合羊城晚报、国家医保局网站、心脉医疗公司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