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南京眼

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正式建成等四大重磅科技成果发布

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性产业,未来网络正以其前瞻性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应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8月22日,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本届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紫金山实验室、中国通信学会等单位承办,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立足全球视野加强网络通信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围绕未来网络、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6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热点话题,举办开幕式、主论坛、15场分论坛,以及未来网络领域创新成果发布、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

聚焦网络通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四项重磅科技成果发布

现场,四项重磅科技成果——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正式建成、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业界首个载具时敏网络控制系统、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发布。

其中,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简称CENI)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被国家“十四五”规划列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经十余年的谋划和努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大科学装置已完成工艺部分验收,验收全部完成后,设施将投入正式运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介绍,CENI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开展创新试验生态合作,已有高校、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厂商、互联网厂商等各类组织机构共110余家单位申报了超过130项试验需求,覆盖国家重大战略、前沿技术创新、新兴产业与应用等多个领域,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创新,肩负起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责任与使命。

业界首个多场景可扩展的载具时敏网络控制系统,则突破了多节点大流量动态智能调度、时敏业务跨层感知与映射、多协议异构设备全兼容三大关键技术,实现以可视化形式对载具网络节点和流量进行集中高效的感知、调度规划和配置管理。该系统有望解决时敏网络控制面感知规划能力不足、配置管理操作繁琐、异构厂商封闭、协议复杂且互通性差等问题,为时敏网络服务载具智能化、助力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顶级专家、行业精英齐聚,探讨领域最前沿

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凝聚多方智慧,邀请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数据局、国家信息中心等相关部委代表,以及顶级专家、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网络通信领域前沿技术、行业动态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对话环节,国际电信联盟原秘书长赵厚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院士,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刘韵洁院士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网等方面开展对话,为我国算力网络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主论坛上,以邬江兴、于海斌、尤肖虎等院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Peter Steenkiste、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大学K. K. Ramakrishnan、法国萨瓦大学Kave Salamatian等教授组成的专家团,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新华三等企业代表,围绕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方向发表精彩演讲。

大会上,一系列聚焦于算力网络构建、工业互联网发展及大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的重大项目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南京与庆阳两市签订东数西算工程“结对子”合作协议,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集团与庆阳市、青海联通、合肥数据空间研究院、云上贵州、合盈数据、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联合24家东数西算战略工程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东数西算—未来算网协同调度联盟”,共同推动网络通信相关创新成果开展示范应用和产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