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常州

河海大学教授纪玲妹讲述诗人黄仲则

与大家一起在黄仲则的诗篇中寻找共鸣、寻找力量

近代文学家郁达夫曾说:“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景仁莫属了。”

9月7日下午,“青果思享会”第八期(总第40期)公益文化讲座将在常州捌伍当代艺术馆开讲。河海大学教授、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纪玲妹将带领大家走进天才诗人黄仲则的世界。

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党史工委(地方志办)、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晋陵集团指导;天宁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晋陵文旅、常州市黄仲则诗词研究会主办;天宁区全民阅读促进会、现代快报、常州捌伍当代艺术馆承办;青果巷历史文化研究院、常州市口述史研究院、常州舣舟诗社协办。

黄景仁,字仲则,乾隆时期常州诗人。这是一位天才,只活了35岁,一生郁郁不得志,甚至连生计都成问题,最后病重客死山西安邑(今山西运城)。人生落幕时刻,同乡好友洪亮吉请了公假,借了驿路,以六百里加急,日走四驿。只是赶到之时,已然是“而君已不及待矣”。洪亮吉素冠白袍,千里扶柩,将故友送归到故乡常州陈王庙之东(今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北环路小学)安息。

但是天才黄仲则,到底是天才。自唐之后的诗人中,学李白大有人在,但学李白成名成家的仅此黄仲则。在他的《两当轩集》里,佳作俯拾皆是,如“百无一用是书生。”“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其所作之诗,广为流传。

作为河海大学教授、博士,兼任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季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纪玲妹对常州地方文化、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有着精深的研究,出版《清代毗陵诗派研究》《黄仲则评传》等6本专著,发表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市优秀成果奖。曾获常州市师德模范、常州市“十佳”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河海大学优秀主讲教师、河海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

讲座现场,纪玲妹将带领大家探寻黄仲则的生平事迹、诗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与大家一起在黄仲则的诗篇中寻找共鸣、寻找力量。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