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愿血与火铸造的友谊在青年中传承

美国飞虎队代表团来宁参观交流

美国飞虎队代表团一行与中国籍航空烈士后代及工作人员交流合影

克利福德·雷·郎展示父亲的飞行夹克

南京两中学加入“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年领袖计划”

华特·迪士尼工作室设计的飞虎队标志

涂着“鲨鱼嘴”标志的飞虎队战斗机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提供

扫码看视频

一块块英烈碑见证着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的岁月,一张张历史图片展示了中美人民用血与火铸造的珍贵友谊,一首学生合唱的《友谊地久天长》催人泪下……9月2日至3日,由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成员及飞虎队老兵后人组成的美国飞虎队代表团一行在南京参观交流,备受关注。相关报道引发网友们热议,有网友表示:“感谢每一个为正义而战的人!”“这份友谊值得永远珍藏与纪念!”

通讯员 尤梦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龙秋利 王新月/文

顾炜 顾闻/摄

2590名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次发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由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又称飞虎队,奔赴中国战场,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此后,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第十四航空队等陆续加入,直至1945年取得抗战最终胜利,为守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美国援华作战期间,2000多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9月3日,在“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巡展”开展仪式上,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公布了2590名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这也是这份名录首次发布。同时,馆方还公开征集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希望集合海内外各方力量,尽可能地完善资料,告慰英烈。

当天,馆内还同步举行了美籍在华牺牲飞虎队飞行员杰克·哈梅尔(JACK W.HAMMEL)中尉补名仪式,将英烈的名字补刻在了馆内英烈碑上。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研究员窦若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援华航空部队在华作战及牺牲人员众多,像哈梅尔这样被遗漏的名字也许不止一人,但他们不应被遗忘。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瑞·格林说,他曾于1995年与5位飞虎队老兵首次来到南京,出席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落成仪式。当时老兵们寻觅战友英名时激动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

活动当天,飞虎队队员后代、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克利福德·雷·郎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美籍抗日航空英烈纪念碑前,找到了父亲挚友的名字,“Minco Henry F.是我父亲最亲密的朋友,他被击落牺牲了。”从英烈碑上的信息来看,这位英烈牺牲于1944年11月11日。郎在英烈碑前沉默良久,献上了一枝洁白的鲜花。

飞虎队后人讲述中美人民友谊故事

为了这趟中国之行,郎准备了很久。他带来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与父亲相关的照片、飞行夹克、血符、身份牌、战斗机模型图……“当年我父亲带着中国人民对他的爱回家了,他余生也为此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郎的父亲成为飞虎队一员时,只有19岁,是最年轻的队员之一。他曾执行了104次任务,两次被击落,都幸运地活了下来。

郎在为父亲的墓地制作纪念碑时,不想只有日期和名字。“当我找人来建造这个纪念碑时,我简要告诉了他们我父亲的事,对方知道我父亲是飞虎队成员后,用一块来自中国的石头制作了纪念碑。我在纪念碑上放了他在腾冲拍摄的照片以及和我妈妈的结婚照片,这样当人们去看他的纪念碑时,会对他有所了解。”讲到这些时,郎忍不住哽咽,眼中噙满了泪花。

9月3日,美国飞虎队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巡展”,近180张珍贵历史图片、100余件文物史料将人们的思绪拉回80年前。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飞虎队第14航空队B-25轰炸机炮手詹姆斯·米尔斯女儿玛格丽特·金坎农在展览中看到了三张自己父亲的照片,“那时我还是个婴儿,但是我父亲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他承担了为正义而战的责任。我总是听我父亲说飞虎队的事,我知道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南京两所中学加入“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年领袖计划”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在宁期间,美国飞虎队代表团参访了金陵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并举办飞虎队友谊学校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南京的学子们齐唱《友谊地久天长》,清澈的歌声令格林眼泛泪光。“这样的画面太美好了!”格林表示,“发起‘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年领袖计划’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继续讲述飞虎队的动人故事。”

今年7月,汉语桥飞虎队主题美国青少年来华夏令营顺利进行。一批美国师生沿着飞虎队的足迹,在北京和云南多地参观学习。“我们带来了美国的学生,他们学到了很多,同时中国学生也受益其中,所以我认为这将是一个中美两国受益多年的项目。”格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美国青年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基金会所做的就是为两国青年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机会。因飞虎队而结下的深厚情谊,如今青年一代再以飞虎队友谊学校为纽带,让中美人民的友谊从历史中走来,并向未来继续延伸。

“感谢每一个为正义而战的人!”代表团一行备受关注

在参访南京的过程中,美国飞虎队代表团一行备受关注。新华社发布的短视频《友谊地久天长!美国飞虎队代表团成员泪洒南京》,聚焦飞虎队友谊学校启动仪式上的动人画面,收获点赞无数,网友评论“愿中美友谊长存”“合则两利,友谊万岁!”

现代快报全程报道了此次美国飞虎队代表团来访,多篇稿件引发关注,微博话题#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次发布#登上热搜。网友们动情地说,“感谢每一个为正义而战的人!”“中美军民携手对抗日本法西斯,这段历史和牺牲的航空英烈值得被铭记!”“中国人心如明镜,谁帮过我们,都记得。在重庆鹅岭,就有飞虎队纪念馆。”

美国飞虎队代表团的到访,勾起了人们关于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并肩作战的历史回忆。飞虎队的故事,见证着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尊重、携手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光荣历史。正如格林所说,飞虎队的故事便是开启对话的契机,成为中美民间交流的桥梁。

专访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

图片展让真实的历史被记录

第七次到访南京,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瑞·格林(Jeffrey Greene)对这座城已然十分熟悉。1995年,格林与5位飞虎队老兵首次来到南京,出席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落成仪式。近30年后,他带着“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巡展”,回到这里。以南京为起点,再次讲述飞虎队的英勇事迹。

通讯员 尤梦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龙秋利 王新月/文

顾炜 顾闻/摄

让真实的历史被记录

1998年,格林发起成立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旨在促进中美航空历史事件研究和纪念。在基金会的帮助下,上百名飞虎队老兵和家属曾到访中国,这次的图片展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图片展上的照片,都是基金会中的退伍军人捐赠给我们的。”格林表示,这些照片都是真实的,它们让历史更好地被记录,这也是办展的初衷。

9月3日上午,“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巡展(南京)”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这也是此次图片展在中国巡展的首站。而在此之前,图片展已在美国多个大型博物馆成功举行。

飞虎队机身上的鲨鱼图案,是飞虎队的标志性图案之一。格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些鲨鱼图案,最初是飞行员埃里克·席林画的。“他看到德国空军飞机上的鲨鱼图案,受到了启发,认为把这个图案画在飞虎队的飞机上一定也很酷,还可以提振士气。”

关于飞虎队名称的由来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据格林提到的一种,这个名字是中国人赋予的。1941年12月,美国志愿航空队在昆明首次对日空战,成功击退日机,中国军民盛赞其是“插上翅膀的老虎”,飞虎队由此得名。

次年,华特·迪士尼工作室为美国志愿航空队设计飞虎队标志,在这次展出的图片中,你仍然可以看到那只神采奕奕的“飞虎”。

血与火铸造的友谊,在青年一代继续传承

“中国人和美国飞行员的情感是很深的。”格林也曾是一名飞行员,他对那些老兵的经历很能感同身受。让格林为之动容的是,当时中国人民不遗余力地拯救被日军击落的美国飞行员,让他们得以从前线撤到后方的医院。

美国援华作战期间,2000多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格林还分享了中国军民修建机场的故事:“200万中国军民在各地建造了28座机场。你甚至可以看到妇女带着孩子,一起把石头打碎,用来铺设跑道。”

格林说,图片展把这些历史瞬间集合在一起,告诉大家什么是团结,这种情感在当今时代应该被提起。

格林希望,看完展后,每个人都能够思考“中美普通民众在战争期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格林也期待,能够去更多的城市展示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

因此,基金会计划接下来继续在长汀、长沙、重庆、成都、武汉、香港等地办展。格林表示,基金会正在为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做积极准备,他们希望明年能够带上更多的后代回到南京,继续扩大飞虎队精神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