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社保中心积极探索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通过全覆盖、全周期、全要素、全服务的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常规认证服务,综合认证率逐年提升。暖心认证品牌成为彰显社保温度、体现社保为民的亮丽名片。
陈敏 社保
认证险种全覆盖,力量统筹 “一盘棋”
“资格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一个部门来统筹统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荣怡在党委会上深入分析资格认证工作的特点。
对此,该中心在全省率先采取全险种跨部门资格认证协同管理机制,统筹管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及其供养亲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实现信息比对来源获取统一、海量数据智能清洗统一、数据结果应用统一的全险种认证“三统一”。
盐城陈先生属在无锡领取退休待遇的异地居住人员,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和工伤津贴。全险种资格认证后,只需认证一次,两个待遇同时完成认证。他连连点赞:“太方便”。据统计,中心年均获取数据在300万条以上,认证通过率99%以上,切实为群众带来便利。
认证时效全周期,状态扫瞄“一张网”
该中心坚持精准认证导向,除了人群上全覆盖,更注重个体上全周期,创建正向验证、反向排除的双逻辑,双路径资格认证机制,采集生命周期的生存与死亡,有效消除生存状态不明的“真空地带”,防范“未明确不可发放即为可发人员”盲点。
对逾期未认证暂停待遇人员,中心坚持存疑人员动态“清零”。锡山区张某因逾期未完成资格认证已被暂停发放待遇,由于她患有精神疾病且独居,其家属也无法与其沟通,生存认证状态认证让人发愁。中心召集区退管机构会同社区、派出所工作人员调取该人员出行记录,用“影像记录”+“出行轨记”合并完成认证记录。
认证流程全要素,疑点剖析“一条链”
疑点数据关于生存状态的核查,是资格认证的一个难点。中心与市、区、街道(镇)协同构建联动疑点核查待遇追退体系,对部省下发疑点数据实行“一案一档”核查,探索出了一条数据比对、电话联系、发函核实、主动上门、实地走访单位、查阅个人档案、异地社区协助调查的资格认证协助疑点的核查路径。近年来,共开展疑点数据生存状态核查11批1029人次。
三年来,中心疑点数据占全省比重由5.5%下降到2%,守护基金安全做法入选无锡市首轮“巡视巡察整改优秀案例”。
认证服务全方位,联手互动“一条心”
中心开展资格认证宣传有声有色,联合本地媒体推出“暖心认证”入门送祝福;编排情景剧《老伴的秘密》,巧妙幽默讲述资格认证知识;定期在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认证宣传内容,制作通俗易懂宣传视频及宣传文案,让资格认证更好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中心积极探索无感认证,构建“无形认证”体系,充分运用部省业务平台、公安、民政等相关数据源“对碰”;探索试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依托邮政上门送达认证补充完善信息数据;创新“移动找人”,探索移动供应商向逾期未认证人员的活跃手机发放认证提醒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