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生活常州

警方探索打击治理电诈“最后一公里”

“惠民鑫”资金返还专班成立

现代快报记者近日获悉,常州警方探索打击治理电诈“最后一公里”,常州反诈中心成立“惠民鑫”资金返还专班,指导全市93个派出所的资金返还专管员开展工作,为电诈受害人返还被骗资金。据悉,该机制在省内率先实施。

顾燕 高一鸣 葛小林

“追赃的前提是止付,冻结涉诈账户,保住受害人资金。”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丁瑞鸿说,因为资金流水追踪难度高、返还流程复杂、和银行协作不畅等原因,“资金返还”一直是电诈治理中的难题。

今年,常州市委政法委将这项工作纳入“政法惠民实事项目”,形成“惠民鑫”资金返还专班,由常州市反诈联席会议牵头,常州市反诈中心主推,各商业银行协同配合的联动格局,依托常州智慧警务生态,建立了电诈案件全量自动止付冻结工作流程,对全市电诈警情全量提级到市级反诈中心,7×24小时处置,在第一时间止付涉诈嫌疑银行账户的同时,所有涉及资金洗钱账户应冻尽冻。

专班成立后,与30余家在常银行沟通建立渠道,承担85%的返还任务。同时,在全省率先制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资金返还工作》指引,明确资金返还的16项流程。为了壮大资金返还队伍,常州市反诈中心还在全市93个派出所牵头培养103名资金返还专管员,学习指引熟悉全部流程。

今年7月4日,常州一家企业遭遇冒充老板诈骗,被骗近百万元。常州市反诈中心接警后,发现其中一大部分资金汇入河北一家的对公账户中,随即立刻将账户冻结。这家企业急需流动资金,向反诈中心求助。

“惠民鑫”资金返还专班负责民警秦瑶立刻到河北省石家庄无极县出差。“这个涉诈账户是当地一个皮革厂的,只被我们冻结。”秦瑶介绍说,她赶到当地后与企业联系,得知企业是在贷款过程中,企业账户被涉诈黑灰产团伙利用。“情况弄清楚后,排除了皮革厂的嫌疑,我们依法告知其资金权属。沟通后,当地银行7月24日将款项返还到受害企业账户。我们同时解冻了皮革厂的账户,也不影响当地企业的正常经营。”

专班还积极牵头开展警银协作,建立市级分行专管员微信工作群,累计协调处置疑难业务600多笔,协调反诈中心驻点银行开通受理权限,实现返还“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最大限度提高返还速度。近日,常州市反诈中心会同人民银行常州市分行打通数字人民币追赃挽损渠道,完成全省首笔数字人民币资金返还工作。

相关新闻

会计识破假老板,成功保住400万元

近日,常州一名会计被“老板”拉入一个“内部沟通”微信群,“老板”让其转账400万元。会计听过警方的反诈课,便翻阅“老板”的朋友圈进行核对,果然发现“老板”是假冒的,当即报了警,成功保住公司400万元。

9月4日14时许,天宁区某企业的张会计被老板“王总”拉入一个“内部沟通”微信群,群内有公司老板“王总”和“陈总”。“王总”让张会计将近两个月公司银行账户流水发给其查阅,并安排张会计向一账户汇出一笔400万元往来款。“王总”表示,9月6日,这笔钱款将退回。

张会计发现“王总”提供的对方账户是个人账户,回复“王总”说,个人账户转账有限额,需要对方的对公账户才能完成汇款。“王总”就让张会计第二天再进行转账。

看着微信群内语气怪怪的“王总”,张会计想起之前辖区青龙派出所反诈民警曾讲过冒充老板诈骗的案例,立马警觉起来。她立即翻阅“王总”“陈总”的朋友圈,果然发现了猫腻:两位老总仅在8月更新过朋友圈信息,而且和自己微信通讯录内的“王总”“陈总”的朋友圈完全对不上。

“真碰到了冒充老板诈骗!”张会计立即打电话到青龙派出所寻求帮助。

派出所民警接到张会计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在电话里告知张会计,不要以任何形式向对方进行转账汇款。民警随后赶到该公司进行现场处置。通过查看手机聊天记录,民警很快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老板诈骗。张会计在第一时间就识破“假”老板身份,意识到这可能是冒充老板诈骗并联系青龙派出所,成功保住了400万元。(文中涉及企业老板和会计均为化名) 江宵斌 葛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