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南京眼

国内首家手语主题博物馆 在南京聋校揭牌

南京市手语博物馆正式揭牌

9月20—21日,2024年全国聋校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研讨会暨手语博物馆揭牌仪式在南京市聋人学校举行。国内首家手语主题博物馆——南京市手语博物馆正式揭牌,该馆预计10月8日对社会公众开放。活动期间,来自中国残联、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华夏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聋校代表、教育工作者和手语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手语教学的进展情况和国家通用手语的推广策略。

南京市聋人学校党委书记陈源清在致辞中表示,手语是聋人交际的重要工具,学校在97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重视手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探索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自2023年9月启动手语资料收集以来,在多方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众多专家、学者、聋校教师、聋人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收集了4000余件资料。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学校不懈努力,建成了占地600平方米的主题性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亲笔题写“南京市手语博物馆”馆名。9月22日是第67个国际聋人日,南京市手语博物馆的建成意义重大。

据悉,南京市手语博物馆位于南京市聋人学校内,拥有国内外80多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展品和资料4000余件。手语博物馆揭牌后,将积极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放,发挥好博物馆育人功能,让广大学生通过手语更好地了解听障人士,尊重、平等、友好地对待残疾人群。手语博物馆的成立,不仅为手语文化的保存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场所,也为公众了解和学习手语提供了便利。

通讯员 周秋红 姚怿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文

施向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