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关注/新知

南京古生物学家揭示蚂蚁演化关系

蚂蚁(蚁科)因其高度特化的社会性,成为地球上最普遍且生态上具有统治力的节肢动物。构建可靠的蚂蚁进化树对于揭示其特征演化、物种多样化及生物地理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火星蚁(Martialis heureka)的演化位置的讨论,是蚁科系统发育学中长期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晨阳的新研究表明火星蚁实际上是除细蚁亚科之外所有蚂蚁的姐妹群,揭示了这一长期存在的争议。

现生蚂蚁分为三大类群:细蚁类(leptanilloids)、蚁类(formicoids)和猛蚁类(poneroids)。其中,蚁类各亚科包含了绝大多数现生蚂蚁种类,其亚科内部关系已经通过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得以明确。然而,猛蚁类内部的亚科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最具争议性的问题集中在细蚁类的系统发育位置,特别是对火星蚁的演化位置的讨论。

火星蚁首次发现于亚马孙雨林中。这个物种因其同时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的形态特征,而被划入独立的亚科——火星蚁亚科。

自其被发现以来,关于该物种的确切系统发育位置就一直存在争议。前人研究表明,火星蚁可能是所有现存蚂蚁亚科的姐妹群。然而,后续基于基因组数据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认为它与细蚁亚科关系最近。

蔡晨阳通过重新分析多个现有数据集,基于交叉验证等前人所忽视的模型比较方法,应用了最新的位点异质性模型(CAT-GTR),重点考虑了氨基酸位点突变过程中受蛋白质功能所限制的因素,得到了与当前主流观点完全不同的结果。

新研究表明,火星蚁实际上是除细蚁亚科之外所有蚂蚁的姐妹群,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存在的争议。

该研究构建的蚁科骨架系统发育树,为蚂蚁特征演化、生物地理学以及早期蚁类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还提出,现生火星蚁和细蚁在形态上的诸多相似性,可能是它们适应地下生活环境趋同进化的结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