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政策利好,10日A股沪指探底回升涨至3379点,不过在收盘时出现回落,截至收盘,沪指涨1.32%,深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北证50指数跌0.31%,沪深京三市成交额21609亿元,较上日缩量8056亿元。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银行、煤炭、油气等高股息红利板块涨幅居前,证券、半导体、多元金融、AI概念股跌幅居前。
总体来看,当天最大的亮点是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船汉光、中粮科技、中国电建、中国核建、中国中冶等为代表的“中字头”集体爆发。证券板块大幅回调,天风证券、国海证券跌停,中信证券、长江证券、首创证券、锦龙股份等多股大跌。近期强势的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弱,龙图光罩、捷捷微电、台基股份、芯海科技等跌超10%,中芯国际、东微半导、晶晨股份等跌幅居前。
10日,A股“中字头”集体爆发,其中不乏中粮资本这样的八连板龙头股,至发稿时,中字头股票涨停24家。
市场为何选择在震荡启动以“中字头”为代表的“中特估”?分析人士指出,其底层逻辑是估值提升以及央国企经营质量的稳健性。今年以来,“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一系列政策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此外,今年国资委也提出了新的市值管理考核要求,国资委也提出了分红、回购以及增持等市值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这些形式从中长期来看利好上市公司股价以及市值的表现。红利和“中特估”联系一方面是低估值,另一方面是央国企具备分红稳定性,所以当前红利类指数和央国企类指数有很大的重叠。
从昨天走势看,“国企改革”“中特估”“央企国企改革”无疑在紧要关头再次成为大盘反转的“定海神针”,再次凸显资本市场对国有经济、国企改革的高度看好。
展望后市,经济学家盘和林认为,昨天一大早,央行就把互换工具给落地了,此举对市场来说是消除了担忧,市场整体重新走牛,因为本轮行情的开启就是互换工具,而最近有人对互换工具的作用和落地有疑虑,这些疑虑传导到市场,影响了行情,出现了短暂的回调。此时央行将互换工具落地,并在适当时候用政策支撑股市,对股市来说非常积极,所以有利于行情回暖。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