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11日迎来犹太教重要节日“赎罪日”。“赎罪日”斋戒开始前,为保障违反国际法的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以及以色列边境安全,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增派多支作战部队执行“防御任务”。按照《以色列时报》的说法,这是自1973年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首次在战争状态下度过“赎罪日”。
国际社会持续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敦促以方立即停止袭击担负维和使命的该部队。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为声援巴勒斯坦,宣布与以色列断交。
“赎罪日”从11日当天日落开始,持续到12日日落。这一天,以色列全国都会“停下来”,所有航班、火车、公共汽车停止运营;学校、餐馆关闭,私家车禁止上街;电视台和电台停止广播……犹太人在这一天要斋戒、祈祷、忏悔。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张他在耶路撒冷哭墙前“忏悔”的照片。
然而,执行作战任务的军人无需斋戒。战火在这一天未见停息。
无国界医生组织告诉路透社记者,11日深夜,在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至少有20人死于以军行动,另有数十人受伤;加沙地带全境当天有至少61人死亡。
以色列国防军10日至11日多次袭击驻扎在黎南部纳古拉、拉布纳等边境地区的联黎部队,导致4名维和人员受伤,并造成联黎部队车辆、通信系统等设施损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日说,向联黎部队开火“令人无法容忍”,这是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律的行径。联黎部队把以军行径视为“严重发展”,敦促保障联合国人员和财产安全。
美国总统拜登称,美方要求以军不要袭击联黎部队;俄罗斯对以军行径表示“愤慨”,敦促以方停止针对维和人员的“敌对行动”;英国政府则对联黎部队人员受伤报道表示“震惊”;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领导人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联黎部队,对维和人员受伤表示“愤慨”。
法国总统马克龙召见以色列驻法国大使,称维和人员遭“故意袭击”。外媒注意到,马克龙同时重申应叫停向以色列提供用于加沙地带和黎以冲突的武器。有评论人士认为,这番言论颇有对美含沙射影的意味,自本轮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不断向以色列提供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上月末还向以方追加80多亿美元军援,称将继续帮助以色列“自卫”,军援不会停止。
以军承认11日开火造成两名维和人员受伤,却辩解称,那是为应对联黎部队哨所附近出现对以军的“迫在眉睫”威胁。爱尔兰国防部队总参谋长肖恩·克兰西质疑这一说法,认为从军事角度看,以军这一行径“并非偶发行为”。
联黎部队有1万多人。据媒体报道,该部队斯里兰卡营的两名维和人员11日在联黎部队设在纳古拉的主要基地受伤。前一天,以军袭击黎南部3处联黎部队营地,造成两名印尼维和人员受伤。
同在11日,以色列被尼加拉瓜“拉黑”。尼电视四台报道,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已指示尼外交部依据当天早些时候该国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与以色列断交。
自去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陆续有多国宣布与以色列断交。据以色列媒体报道,2024年5月,哥伦比亚与以色列断交。2023年10月31日,玻利维亚宣布与以色列断交,智利、哥伦比亚同日召回本国驻以大使。同年11月,巴林宣布召回驻以大使,并停止与以色列的经济关系。
以色列尚未就尼加拉瓜宣布断交作回应。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俄伊强化合作,美国再挥制裁大棒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1日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席一场国际会议期间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强化双边合作。同日,美国宣布对伊朗能源行业追加制裁,并将与英方磋商进一步对俄制裁。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普京在会谈中表示,发展同伊朗的关系对俄具有优先意义。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立场相近。普京邀请今年7月就职的佩泽希齐扬访俄,后者接受邀请。
路透社报道,俄伊互动受到美国关注。美国先前指责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用于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事。伊朗否认这一说法。
美国11日宣布追加对伊朗石油和石化领域制裁,把更多实体和油轮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它们使用美国金融系统,美国公民也不得与其有生意往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美方已经明确表示,伊朗袭击以色列会承受“后果”。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