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小记者

童心共筑中国梦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优秀作品选登

绘画 三(1)班 邵允乐

手抄报 五(8)班 宣雨萌

手抄报 五(1)班 殷梓轩

绘画 三(8)班 刘皓宸

三(8)班 童晴萱

手抄报 五(8)班 郭欣妍

绘画 三(2)班 袁子颜

飞天逐梦:

穿越时空的航天壮志与传承

在辽阔的宇宙版图中,人类对星际的向往如同永恒的灯塔,指引探索的脚步不曾停歇。中华民族,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飞天梦想跨越了数百年,从古至今,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画卷。我,一个心怀宇宙梦想的少年,愿借文字之舟,与你一同踏上这趟从万户飞天到“神舟”遨游的传奇之旅,感受那份从历史深处传来,至今依然炽热的探索激情。

时光倒流至六百多年前,明代的万户,一位不甘平庸的探索者,用火箭捆绑座椅,试图突破大气的束缚,向那未知的天际发起挑战。尽管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万户的无畏与勇敢,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后世航天梦想的起点。他那颗渴望飞翔的心,成为中国航天梦最早的火苗,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新的探索道路。钱学森等众多老一辈科学家,怀揣着满腔热血,回国投身于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最终换来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升空,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万户精神的最好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探索精神的有力证明。

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事业如火箭般迅速崛起。“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那一刻,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更在全球航天史上镌刻下了中国的名字。随后,“神舟”系列飞船的连续成功,特别是“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的太空会师,标志着中国航天正稳健迈向新的高度,中国航天人的身影在浩瀚星河中愈发坚定。

在这场跨越千年的征途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梦想的接力者。从古至今,从科学家到工程师,从航天员到每一位关注航天事业的普通人,每一个名字都值得铭记。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飞天画卷,每一笔都饱含激情与梦想、充满艰辛与挑战。

在这些辉煌成就的照耀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被这份跨越时空的航天精神深深触动。万户的勇敢、航天前辈的坚持,都在告诉我,航天梦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加入航天人的行列,亲手触摸那些星辰,为人类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梦想的追求,更是对历史责任的担当,对民族未来的贡献。

在星辰与梦想交织的宇宙旅途中,每一次回望,都是对未来的激励。万户的尝试、航天前辈的奋斗,如同星辰指引,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深知,航天梦的实现,需要知识的积累、勇气的锤炼,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传承。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深空探测、太空科研站建设乃至载人登月计划,都预示着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精神的持续激发,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将会在更广阔的宇宙舞台上绽放异彩。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六(7)班 宋沛珊

薪火相传

——燃烧吧,中国飞天梦

中华上下五千年,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已把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

从神话“嫦娥奔月”到古代“万户飞天”,从诗词“九天揽月”到壁画“仕女飞天”……千百年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去天上的世界看看,去浩瀚的宇宙转转。大家定着相同的目标,向着相同的方向,跨越时间的长河,代代相承。

那这薪火又来源于谁,传递给了谁呢?薪火来源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薪火是中国古代人们对浪漫而又神秘的广寒宫的好奇心。

薪火来源于航天第一人“万户”。他为人类梦寐以求的飞天梦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他把自己固定在椅子上,椅子上又绑了40多个自制火箭推进器,手持两只巨大的风筝,试图用火箭推进器的冲击力,使自己飞上太空,再利用两只大风筝让自己平稳着陆。“飞天乃是我华夏千年之夙愿,就算此行粉身碎骨,我也没有遗憾,不必害怕,无论成败,都与尔等无关,点火吧。”熊熊燃烧的火把,伴随着“轰轰”的巨响,万户消失在火焰之中。万户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勇气和探索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飞天梦”的薪火传到了酒泉东风靶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火箭那响彻云霄的轰鸣声,还有那东方红乐曲震惊全世界!你看啊,“飞天梦”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嫦娥探月工程、长征运载火箭、神舟载人飞船、天问火星探险、天舟货运飞船……

2024年,我们迎来了龙年,这一年,中国航天陆续实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四次飞行任务,他们就像一条条巨龙,一飞冲天,翱翔宇宙,在神州上空舞动。

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薪火相传,“飞天梦”的薪火传到了我们身边!我们成为薪火的承担者,也是未来的传承者!是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科技强国。我们要培养科学兴趣,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多多关注科技新动态、新发现。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扎实学好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为未来学习科技知识打好基础。我们任重而道远。

面对着浩瀚的宇宙,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薪火相传”的探索精神却是伟大的。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奇迹,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也就有了奇迹!我坚信,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我们有望在月球上盖房子,有望用3D打印建筑,有望月球旅行、火星探险……我知道,中国飞天梦的成就注定惊艳世界,瞩目全球!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六(8)班 韦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