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白洋湾街道:

唱山歌聚民心 文明乡风润“新湾”

动迁安置小区治理提升,既关乎民生幸福,又事关城市发展,是文明“底色”的重要体现。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地处原城乡接合部,现有动迁安置小区15个。随着居民陆续入住,一些问题也逐渐产生:居民在心理上、生活习惯上还不能适应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不文明的情况和行为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文明小区建设需要人人参与,如何做大文明家园“朋友圈”?白洋湾街道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努力引导大家共树文明新风、共享美好生活。其中,虎池苑作为一个较典型的动迁安置小区,社区以阵地焕新、环境美化、服务升级为抓手,链接共建资源、汇集多方力量、盘活闲置空间,用“绣花功夫”擦亮乡风文明的幸福底色,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近年来,社区将“市井烟火气”带进小区,以“市集”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市集将惠民、便民、文化、环保四大类的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送到了居民心坎上。除了常态化开展量血压、修家电等便民服务,还不定期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观影、跳蚤市场等特色活动。

除了“市集”活动,社区的养老服务也很“接地气”。在虎池苑小区,老人们提起社区推出的“社区+物业+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都会情不自禁地点赞。

虎池苑社区有近700位60岁以上居民,他们的子女常常不在身边,对“社区养老”模式需求日渐增多。近年来,社区在原日间照料中心基础上改扩建康养服务中心、幸福小厨,提升老年人养老生活品质。

楼道是居民小区的“最小单元”,也是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社区把文明楼道建设作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的“切入口”与“突破口”,选取9幢为样本,打造“和睦楼道”,创建一个居民自主互动的阵地。楼道中还设置了议事角,成为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场所。通过推进“N+3+5和睦虎池”议事机制,由社区牵头、居民参与多方协商解决问题,把居民从旁观者变成“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参与者,真正做到“居民的事居民议,大家的事大家办”。

在虎池苑里,还有多处专门设置的公共晾晒区,让居民有被能晒、有衣能晾,解决了小区找不到合适的晾晒场地与家里晾晒空间不足的问题。

文明理念入人心,文明新风沐家园。如今,文明如同春日暖阳,照进虎池苑社区每个人的心间。它不仅深刻影响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更在居民心中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许婕 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