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行网上办、线上办到探索经办应用数字化,再到社保风险防控智慧化建设……近年来,无锡市社保中心强化数字化思维,培养数据决策,强化数据分析应用,为社保经办插上数字翅膀,推动经办服务智慧化、便捷化,“智慧社保”建设成效明显。
陈敏 社保
以“智”谋变,抢抓数字转型新风口
“要扩大大数据在扩面覆盖、资格认证、政策完善、基金管理等方面应用,全力推动社保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社保’。”早在2022年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荣怡就对社保数字化转型谋篇布局。三年来,中心数字化之路稳步推进。
与中国劳科院合作开展的研究课题《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被省人社厅立项为省市共建课题。课题组在加强社保数据治理、优化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功能等方面提出前瞻性思考建议,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数字化转型,首要在于树立数字化思维,没有数字化理念就不会有数字化转型”“作为产生海量数据的社保中心,我们怎么用好用活海量数据,建立与横向部门对接共享是关键”。中心定期召开数字化建设座谈会,大家积极建言献策。
中心提出聚力建设三大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目标,将工伤保险“管家式服务”、社保风险防控系统、资格认证“个性化画像”三项数字改革任务列为年度重点攻坚任务,由分管领导挂帅督办,建立专班加压推进。
经过一年多努力,三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社保风控系统被列入人社部数字人社首批“揭榜领题”项目,工伤联网结算率较2022年底大幅提升,资格认证综合认证率连续多年达99%以上。
以“智”增效,激活惠民服务新动能
“白天上班请假打印不方便,银行的自助服务终端上就能完成。”陈女士晚上来到江苏银行河埒支行社保自助服务区打印参保证明。
近年来,无锡市社保中心持续深化“家门口的社保服务”体系建设,全市6个区社保办事处、40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11个银行网点、超千台自助服务终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就近办”“多点办”社保服务。
“没想到现在网上就能办理企业社保开户了,太方便了!”新吴区一企业人事专员对企业参保登记方式赞不绝口。中心积极与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局等部门沟通协作,破解企业行业类别与工伤费率匹配等难点,省内率先通过企业社保网上开户,网上开户率达99.96%。
大力推动“高效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社保服务创新。无锡已有近三分之二的社保业务开通网上办理功能,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险登记、伤残待遇申领等40个事项实现全环节网上办理。
今年以来,中心又陆续推进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进退休证、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业务文书电子送达模式;深入推进社保业务电子档案改革,推动新办业务电子档案全覆盖……
以“智”促治,实现智慧治理新突破
聚焦基金安全管理的痛点焦点,市社保中心聚力打造社保风险防控系统,以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建设“待遇追退闭环管理”“部管控规则统计分析”“疑点数据经办还原”“工伤医疗机构监管”等功能模块。项目入选人社部“揭榜领题”场景,首批两个模块完成开发测试,预计10月底可上线运行。
为有效解决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工伤医疗费垫资、跑腿报销等难题,中心在全市工伤施治主要医疗机构推行工伤联网结算,推动工伤报销不见面、划卡办。目前,市区共有24家协议机构开发改造并通过联网结算验收,形成工伤联网结算对于工伤康复、外伤医疗费等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