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城事

扬州广陵:以“新”换“心”改出居民幸福感

最近,在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广储门小区改造工程现场,新的地下排水管道已完成埋设,原本破损的墙面已粉刷一新,部分人员正抓紧进行道路施工扫尾工作。“过去小区里排水不畅,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经常容易淹。改造过后道路变平整了,墙面也重新抹腻子后粉刷,住在这里舒心多了。”广储门小区居民张阿姨说。

今年以来,广陵区对集贤二村、集贤三村等1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涉及居民2451户,改造面积约21.68万平方米。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扫尾工作,预计10月底前完成全部作业。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作为扬州老旧小区改造的“主战场”,广陵区共有老旧住宅小区231个,其中2000年前建成小区有218个,建筑面积381.73万㎡,占全区总量的71%,也是扬州市其他县、市、区的2.3至3.2倍。

自2000年以来,广陵区每年都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加以推进,持续攻坚老旧小区体量大,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弱,安全隐患多等重难点问题。仅“十四五”以来,广陵区就累计投入8.65亿元,改造174个小区,改造面积约328.7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8000多户。

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形成了广陵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广陵区老旧小区改造指导手册等,编制出台了《扬州市广陵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2021—2025年)》,力争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广陵区住建局局长叶全跃说。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广陵区聚焦群众需求、规范建设和品质提升,近年来不断创新机制,引入市场融合,聚力服务民生,大力推进“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并同步推动小区楼道“飞线”充电安全问题治理、居民加装电梯等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打造居民生活的幸福港湾。经过改造,广陵区五台新村、文康苑等老旧小区先后创成“省级宜居示范住区”项目。

“具体改什么、怎么改?居民最有发言权。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组织成立旧改专班,广泛发动群众,多方争取和筹集改造经费,从方案制定到实施规划都与小区居民一起商量,合力把好事办好。此外,我们还创新推动共担机制,推动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共担落实,确保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广陵区住建局建设科科长孙流兵介绍。

位于汶河街道石塔社区的集贤二、三村建于20世纪90年代,地处老城区核心区域,有300多户居民。改造之前,“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令人担忧。

“改造过程中,针对楼道‘飞线’问题,我们先后5次开展座谈会,充分听取并吸收辖区居民意见,对集贤二、三村3处公共车库进行智能化改造,不仅将公共车库翻新改建,还给车库装上了‘智慧大脑’,让车库内每个车位都有智能充电桩,扫码、刷卡完成支付就可以充电,既方便又安全。”汶河街道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刘琦介绍。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在老小区改造过程中,广陵区累计配套整治小区楼道“飞线”充电安全问题60多个,清理违章搭建300多处,释放2400多平方米空间,增设了消防通道和统一集中配套电动自行车棚26个(间),引进市场化服务企业投资190万元,为居民提供了4400多个电动车充电端口,让“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成为过去式。同时,为161个小区新增了消防设施,解决了26个小区的屋顶漏水、渗水问题,累计改造供排水管网94万米,优化更新天然气小区166个。“考虑居民意愿,我们结合实际预留电梯加装井位,对文昌花园等社区加装电梯落地33台。”孙流兵介绍。

广宣 顾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