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海峰 李子璇)10月29日一大早,在淮安市淮阴区新街农贸市场,一家无人售卖豆腐摊,来往居民挑选着豆腐,自助扫码付钱。不一会儿,老板陈师傅前来补货,将一袋袋卤点豆腐、千张、豆腐干分装好后离开。
“这是老传统手法的豆腐,你们自助购买,我马上就走了。”陈师傅一边切着豆腐干,一边向顾客介绍着。陈师傅是淮阴区徐溜镇西宋集村人,从1991年起,全家就干起了豆腐坊的生意。因为家里事情多,平时要接送孙子,还要照顾别的店生意,于是,他就想到了自助下单购买的法子。
陈师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天夜里12点,他开始制作豆腐,等到早上6点,他就将这些豆制品拉至店面,再将每份豆腐按照统一斤重,切好分袋。半年前,他张贴了自助下单的告示牌,标注好价格,同时,他还准备了一部分零钱放进旁边盒子里,方便老人现金购买找零。
胡女士是豆腐店的老客了,记者看到她娴熟地挑选着豆腐,再拿出10元现金放进零钱盒子里,自己再找回5元钱。“买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老板长什么样子,我们小时候的老豆腐味道,我老伴就好这一口。”胡女士表示,一开始她也不明白怎么买,看着大家都是自助购买,一来二去,也就熟练了。她说,老板相信顾客,顾客也会回馈给老板,这样互相信任多好啊。
“太好了,我感觉实在太好了,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互相信任。”陈师傅对自己的做法十分得意,这样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照顾孙子,多多陪伴家人,省时省力,太方便了。
陈师傅表示,每天切多少块豆腐他也没有数,也不会核对每天卖了多少单,因为他心里相信,没有人不付钱,他相信街坊邻居,也相信这个文明又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