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名医名院

老年人的牙齿如何保护?这些误区你“踩”了没有

聂蓉蓉给患者分析病情 受访者供图

“牙痛嘛小毛病,忍忍就好了,不用看医生。”“人老了牙肯定是要松的啊,不用管,吃软点就是了。”“缺一两颗牙,不影响吃东西,不镶也没事儿。”上面这些“台词”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家有同款老人吗?可见不少老年人对口腔保健仍存在着许多误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老年口腔诊疗中心副主任、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聂蓉蓉和大家来聊聊老年人护牙的常见误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误区一: 牙疼不是病,吃点消炎药、止疼药就好了

牙疼这种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却总是不被重视。大概是因为痛痛停停,吃点药似乎缓解了,过段时间又痛了,反反复复。因此,很多老年人觉得吃点药挨一挨就好了。聂蓉蓉表示,疼痛其实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警报,牙疼常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口腔健康问题,如龋齿、牙髓炎或根尖炎等。“还有一些难以发现、极具隐蔽性的口腔疾病,通常也是由牙疼反映出来的,比如好发于老年人的根面龋。”聂蓉蓉介绍,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颈部及根面暴露,容易食物嵌塞,由于局部不易清洁干净,从而导致根面龋的发生。龋损早期遇冷热刺激有疼痛反应,随着病情的进展,龋洞逐渐加深,波及牙神经时,就会出现自发疼,甚至是放射疼、夜间疼等情况。当牙髓坏死后,细菌顺着根管到达根尖时,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出现咀嚼不舒服甚至牙龈起脓包等症状。此外,在牙颈部的深大龋洞,还会使牙齿抗折力下降,导致牙齿折断。“而面对这一类牙疼,消炎止痛的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如果靠忍,没有及时规范治疗,牙体组织的感染会继续深入,使后续治疗的难度、花费都大大增加,最终还可能拖延到医生也‘回天乏术’的地步,只能拔除患牙。”聂蓉蓉说。

误区二:

年龄大了就会“老掉牙”

俗话说“老掉牙”,很多人也觉得老了肯定会掉牙齿。聂蓉蓉告诉记者,年龄不是导致牙齿脱落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老掉牙”其实是由未及时治疗的牙体和牙周病引起的。她表示,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齿的松动,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忽视而耽误治疗。当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牙齿就会出现松动,最后发展为牙齿脱落。造成牙周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正确的刷牙方法未及时清除菌斑、堆积的牙石和食物嵌塞。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吸烟会促进牙周病的进展。“如果有牙龈出血、口臭、牙周溢脓的情况,就要警惕是牙周病。尽早到医院积极处理牙周病的影响因素,预防和控制牙周病的发生发展,那么,高寿的老人仍可保留一口健康的牙齿。”聂蓉蓉强调。

误区三:

掉一两颗牙,不疼不影响吃饭,不必急着补

不少老年人觉得,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如果不疼不影响吃饭,他们怕麻烦、觉得花钱多,不想镶假牙或种牙,就让牙齿一直空缺。聂蓉蓉指出,缺牙不补其实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方面降低咀嚼效率,会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的排列会因为缺牙而发生改变,原本缺牙的空位逐渐变小,上下的咬合关系也会改变,若此时才进行镶牙难度会增加,治疗效果也会受影响。其次,由于牙齿长期“将就”使用,可能会形成偏侧咀嚼,两侧的颞颌关节负担增加,可导致颞颌关节紊乱出现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所以,出现了缺牙的情况一定要及时修补,一般来说掉牙后半年内是修复的黄金期。”聂蓉蓉提醒。

误区四:

牙齿不怕磨,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咬锅巴、嚼脆骨、起瓶盖……很多老年人觉得“牙口倍儿好”,就爱吃点坚硬的食物“锻炼”牙齿。聂蓉蓉提醒,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虽然坚硬,但如果长期吃过硬的食物,容易造成牙齿的过度损耗。“当牙齿表面釉质磨耗后牙本质暴露,进食酸性食物或温度较低的食物时,会出现酸软的牙本质过敏症,俗称‘倒牙’。如果大多数牙齿磨损严重,整个咬合高度会变低、脸型变短、显老,还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牙齿咬过硬的食物。”聂蓉蓉补充道。

误区五:

假牙不用单独清洁,正常刷牙就行

“如果清洁不到位,就容易导致义齿性口炎、牙周病,甚至其他‘真牙’龋坏,影响整个口腔健康。”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每天需要清洁维护。聂蓉蓉提醒,活动假牙尽量三餐后都拿下清洁干净并漱口。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用软毛刷清洗干净,浸泡在冷水中,定期可用义齿清洁剂浸泡。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须摘戴,周围可能和天然牙一样会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要更加认真仔细地进行口腔保健维护,定期到医院复查。

误区六:

牙龈缝隙大、易塞牙,赶紧去补起来

牙缝太大,吃东西老塞牙?不少老年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因此前往诊所或者医院想要“补洞”。聂蓉蓉表示,老年人牙龈萎缩导致的牙缝是不能进行修补的,“因为并没出现牙体组织实质性的缺损,这种缝隙是由于软组织让出来的空间而导致的牙缝。老年人正常的增龄性变化会导致牙龈萎缩、牙缝变大,所以口腔日常保健除了刷牙还需配合使用牙间隙刷或冲牙器。某些不良诊所用补牙材料堵住这些牙缝会导致牙周无法清洁,长此以往造成牙龈出血、炎症会导致牙龈萎缩更严重。同时会伴随牙槽骨的吸收,最终导致牙齿出现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的严重后果。”

谈了这几点常见的误区,聂蓉蓉表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归根结底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三次,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并配合牙线和牙缝刷辅助清洁;二是坚持科学合理的膳食,限糖减酸、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过冷、过热和过于坚硬的食物;三是坚持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检查,对于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