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无锡市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无锡市新吴区泰伯实验小学和无锡市新吴区金鸿实验学校小学部组成的新吴区鸿山实验教育集团,是新吴区新组建的12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之一。
鸿山实验教育集团承继吴文化发源地的文化基因,秉承“至德至善,养正育人”的集团宗旨,积极投身新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以智慧教育为特色,践行“让合作迸发精彩,让教育走向智慧”的集团理念,以智慧的教育,培养智慧的人。
新吴区鸿山实验教育集团前身“慧鸿联盟”致力于建设智慧校园,探索数字技术支撑的课堂教学新样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表明,教育的新赛道是数智技术,核心是数智课程的开发、数智资源的建设、数智课堂的应用。至此,鸿山实验教育集团2.0版的智慧教育,更大程度上聚焦“数智赋能,打造课堂教学新样态”。
在新吴区践行的“三全两新·历学课堂”教育理念指导下,鸿山实验教育集团构建了智慧课堂总框架,引领课堂深度学习,助力学生精准学习,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集团各成员校依据自身特点,分别提炼了各自的课堂基本范式。鸿山实验小学的“智学课堂”、后宅中心小学的“五学课堂”、泰伯实验小学的“德性课堂”,这些课堂教学基本范式都和数智技术融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任务为驱动,最大限度体现“技术赋能,学为中心”。
一、集团各校课堂教学模式
A. 鸿山实验小学“智学课堂”
“智学课堂”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数智技术,利用多维学习空间,开展数智驱动的精准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多样的学习需求。
“智学课堂”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数字设备、系统支撑、数字资源等虚实融合的数智空间;开展自主探究、协同合作、展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采用伴随式诊断性、过程性反馈、表现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
学校构建自主探究与协作对话整合的智学新样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B.后宅中心小学“五学课堂”
“五学课堂”是以任务驱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驱动和维持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发展探究能力,形成深度思维,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培养 “会学”的能力。
“五学课堂”的基本范式:一是任务“预学”——点燃学习,二是全面“展学”——思维碰撞,三是共同“研学”——深度学习,四是多样“用学”——巩固延伸,五是多元“评学”——促进反思(各环节即时评价+课堂总评)。“五学课堂”呈现了一种以任务为中心并以终为始、前后呼应的教学结构,始于任务,终于任务。
C.泰伯实验小学“德性课堂”
“德性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靶向链条”对话方式卷入所有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中心即表现主体,在主题任务学习情境里经历理解——释义——共生——批判——应用——教化的任务闭环结构,实现“与文本对话的视域融合联结、与同伴对话的视域融合联结、与自我对话的视域融合联结”三重对话联结,以合适的表现行为呈现即时学习的结果与个体内在良好的素养,促进学生从接受他人教化变为自我教化,实现所有人具有个性的德性生长。
“德性课堂”研究的关注点从“学习内容”走向“学习方式”,将综合课程与学科内在知识整合于人的表现性行为,让学习者站在课堂学习的中央,展示德性效果。
二、数智技术支持课堂范式
鸿山实验小学“智学课堂”以数智赋能,分为课前评诊导学、课中精准助学、课后差异拓学。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教师推送学习资源,学生利用数智资源,自主学习。课中,师生运用平板、“智学系统”等开展课堂实践,助力高效课堂。课后,运用数智技术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数据,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多维度评价。数智技术的融入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后宅中心小学“五学课堂”的数智支撑体现在预学、展学、研学、用学、评学五个方面。展学就是运用数字传送设备、数字终端设备展示学生的预学成果,大数据统计分析预学情况。研学就是应用AI、5G、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使得学生能够访问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数智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评学。
泰伯实验小学“德性课堂”的数智融合,是基于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把课堂数据转化为证据,为教师提供基于证据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建议评价。以课前“智导预学”、课中“智辅助学”和课后“智化深学”作为“德性课堂”的三个学习阶段。智辅助学以主题任务情境创设,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渲染对话氛围,体现真实性,激发学生参与度,拓宽交流话题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将教学评一体化。
三、智慧校园“美美与共”
鸿山实验小学是新吴区首所江苏省智慧教育示范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赛课中获一等奖近50人次,近50节精品课例被国家、省、市课程资源库收录。在市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优秀成果与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学校获团体奖22项。
作为江苏省智慧校园、无锡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后宅中心小学以“五学课堂”为样式获评市数学、语文赛课一等奖,十余人次获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学校的机器人、无线电测向社团多次荣获省比赛一等奖,数字课程成为“伟长少科院”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板块。
作为江苏省智慧校园、无锡市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校,泰伯实验小学借助希沃人工智能系统为课堂教学改革赋能,以表现性行为学习为表征的德性课堂终得以行为可视化的呈现,德性课堂结构模式已在全学科推进,语文德法两科的德性课堂已推行了三个阶段,学校获团体奖11项。
金鸿实验学校工程社团是新兴的年轻社团,社团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工程类比赛,这些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学校多人在新吴区校园创客节中荣获一等奖、三等奖。
集群化办学为新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架构,各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致力于课程开发、课堂变革、环境建设和师资建设,都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为教育集团后续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周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