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生活常州

双向奔赴 让配送之路舒心顺畅

如何畅通配送之路,打造友好环境?近年来,常州经开区遥观镇积极打造“骑手之家”工会、驿站阵地,为骑手提供子女看护、暖心年夜饭等服务,鼓励骑手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逐步探索出了兼顾社区秩序、用户体验、骑手便利的综合治理方案。此举也成为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将矛盾化解在城市“神经末梢”的一次努力尝试。

常景轩 陆文杰

让奔跑的心有个“家”

“仅遥观镇就有255名美团、饿了么外卖从业者。”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剑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沈澎澎表示,镇上将骑手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纳入重点服务对象之一,社区工作者们主动服务,满足骑手们“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需求,守护骑手们的“衣食住行”。

在剑苑,“骑手友好”的标识随处可见:孩子放暑假家里无人看管,社区开设了爱心暑托班;骑手春节无法回家时,社区提供暖心年夜饭;在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时,社区提供慰问;平时还为骑手免费体检、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帮助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骑手友好”的半径还进一步扩大:由遥观镇总工会牵头,镇建设局、市监、交警、指挥中心、社区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对外卖骑手的关心关爱项目,打造“常精灵”外卖骑手群防群治志愿点、红磁场流动党员报到站;市监、交警联合推出骑手考驾照优惠行动,社区新建外卖骑手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专有停车位,提供免费体检等;遥观交警中队为外卖骑手建立微信群,指导骑手购买正规电动车,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绿色通道,遇到意外时第一间介入。近年来,遥观镇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显著下降。

破解骑手“行路难”

许多小区不让外卖骑手骑行进入,每次门岗都要反复登记信息,既影响了餐食口感,也降低了送餐效率。有的小区虽然设置了送餐点,但按规则应该是送上门,客户经常投诉。但如果物业人员随意放行,进出小区人员混杂,对小区秩序和安全都存在隐患。

对外卖员最友好的事,一定是“路好找、门好进”。遥观镇召集人大、政协及多部门协商议事,在全市首推“持证进小区”。遥观镇建设局征求多部门意见,从“住户信息安全责任、住户财产保护责任、小区交通安全责任、服务态度和形象责任”等四个方面规范外卖骑手进小区行为,督促全镇12家物业与饿了么、美团签订安全责任书。

结合骑手骑行过程出现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配送时效等实际问题,市监、交警等部门还常态化开展知识宣讲。“保障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交通意外……我们的宣讲主题丰富多元,与骑手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管局遥观分局副局长何尧波说。

“服务对象”变“治理力量”

走街串巷、上楼入户,骑手是城市生活的“摆渡人”。而作为新经济催生出来的新就业群体,他们身上除了风雨无阻的“功夫”外,还有很多“隐藏技能”。

遥观镇剑苑社区发动骑手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常精灵”网格员,组织他们与老年居民结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邀请党员骑手作为代表参与座谈,为社区治理、商圈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推进典型选树,让更多骑手成为“最美”“平安网格之星”,提升荣誉感和归属感。“此前骑手提出的绿化、停车不便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沈澎澎表示。

骑手在取餐过程中,能直观了解到各店铺证照公示是否完善、餐饮环境卫生是否达标。区市场监管局遥观分局便聘请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鼓励骑手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