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入选江苏省首批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试点地区以来,连云港市赣榆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由水利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高质高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近日,赣榆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项目、范河先行区域农田回归水治理试点项目、“智慧水务”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初显。截至目前,指标体系中总量控制指标、水域面积保护率等10项指标已提前达标,灌溉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等上限指标均符合预期,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试点成效在赣榆区已“开花结果”。
11月5日,位于赣榆区宋庄镇的赣榆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湿地,一丛丛水生植物随风摇曳,一群群不知名的水鸟,在清澈见底的浅水中嬉戏,深入其中,仿佛置身湿地公园。该湿地总投资近4000万元,占地约77亩,位于朱稽河宋庄段。赣榆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为3万立方米/天,其中30%进行中水回用,70%经过压力管道输送至人工湿地,通过生物净化、自然降解等深度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每年可增加近800万立方米优质水资源,同时减少约200吨氮磷等污染物入河,推动再生水转变为优质水资源,提升区域供水和水生态环境保障能力。
在赣榆,“四水四定”试点建设不仅使城市污水变废为宝,还能让农田“肥水”循环浇灌“自己田”。深秋时节,范河先行区域农田回归水治理试点项目现场,稻香飘十里,新植的麦苗如绿蓑青笠。赣榆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分别在宋庄镇、墩尚镇、青口镇、沙河镇、城头镇等5个镇的范河汇水区域内实施,通过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建设闸控,将农田回归水储存于支流渠系中,待灌溉用水时期再利用泵站从支流取水灌溉农田,使回归水重新返回灌溉系统,既能避免农田灌溉后的高氮磷水进入外部水系,又能让回归水经过生态净化后再次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大约600万立方米农灌用水,减少约500吨氮磷等污染物入河。该项目将显著减少全区用水总量,改善万元GDP用水量等水效指标。
为解决饮用水安全、供水故障处理、节约用水及绿色循环等方面的“痛点”,连云港市城发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打造“智慧水务”平台,通过“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供水管理更智慧、更集约,水务运营更高效、更科学,社会服务更优质、更便利,保障老百姓用水水质优、水量足、服务好。赣榆智慧水务系统是2023年9月份投用的,系统包括23个子系统,它提供的数据为生产经营服务提供辅助的决策,对于用户的服务有着巨大提升。
王晓宇 高德应 黄涛 鲁锋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