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养成习惯了,固定时间扔厨余垃圾,还能攒积分兑换奖品,真是一举多得呀!”早上7点,家住海安市如意紫都小区的居民黄健华拎着两袋厨余垃圾,来到小区垃圾分类亭前,在督导员的指导下扫描海安垃圾分类小程序二维码,正确投放厨余垃圾,随着垃圾入桶,黄阿姨的手机提示有新积分到账,她对这种垃圾分类智能化模式大为赞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居民从“知分类”向“能分类”“爱分类”的转变,提升厨余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开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全新局面,海安自8月5日起,在26个小区试点推行厨余垃圾分类积分激励活动。截至11月13日,垃圾分类小程序已注册8895户,赠送厨余积分累计82270分。
据介绍,居民首次垃圾分类注册小程序可获得30个积分,在定时定点投放时段内每分类准确投放1次可获得5个积分,其余时段每分类准确投放1次可获得3个积分,每户每天可获得2次积分。“100个积分可以兑换价值1元的生活日用品或0.8元现金,活动期间积分不清零、不设有效期、随时可兑换。可在小程序中自行查询投放记录和积分记录。”海安市城管局环卫处副主任刘海涛介绍道,这项举措不仅增强了垃圾分类积分激励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同时也激发了居民的分类热情。
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是关键。海安市在构建“积分制管理人人参与”上下实功,从多元共治出发,组建了一支由社区“两委”、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分类督导员组成的宣传团队,在26个试点小区设置活动咨询摊位为居民答疑解惑。
“注册小程序后,只要准确将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就会获得相应积分,这个积分可以兑换生活日用品或现金。”海安街道黎明社区宣传员张燕拿着宣传单向居民介绍道。同时,街道还定期组织发动入户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厨余垃圾分类,促进居民观念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小积分‘兑’出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激情,也‘兑’出了文明新风尚。海安市将不断创新完善厨余垃圾分类积分激励机制,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拓展治理积分制的新路径,构建垃圾分类共治共享新格局。”海安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祥法说。
花宇 陈俐君 姚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