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灵魂的东西是美的
——杂谈李多宽书法艺术
□汪兆骞
世界上的所有艺术,各有其异卓、精深、博大气象。中国书法在其中独有异秉,它不仅包罗万象、百态众生、无远弗届,纤心秘境,自由莫羁,称得上自然宇宙外,又一艺术宇宙。
书法,赋予了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以生命之道和民族魂魄,我谓之为中华民族高雅文化精神图谱。
令人尴尬的是,很久以来,我们对书法艺术审美研究,一直滞后单薄。审美文化是现代艺术的高级形式,也是主要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艺术领域,扩大了审美的社会意义。
可喜的是,言恭达、李多宽等书界有识之士,坚守文化信仰,护卫文化灵魂,有大精深之思,深谙修齐治平之旨,经世明道,道法同行,正努力从审美范畴探索并构建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体系,给浮躁的书界,带来一股清正之气,也为中国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书法者,不能无法,但终身束缚于成法之中,不见变化,纵使能见丘壑,然神木而无形,类朽木枯枝。而不为法度所缚,非轶法败度,旨在从法度转移变化。《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艺术家创造力的自由迸发,不可能完全接受理论概念的规制。当然,艺术的变化,应遵守艺术之法度,须知变化不专主放溢而言,盖能以法度为变化,不是一变化即为法度,就书法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书之道,破牵拘,释放个性。
多宽书法之师承,之变化,经年苦苦求索,俗岁愈高,愈近天籁。其曾宗法晋唐,师从六朝,作为艺术殿堂的朝圣者,却敢于“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守一家之法,宗一门之教,固信服之笃,然有师而无我,有古而无今。恭达先生说:“多宽的书法,从‘二王’切入,更多吸收魏晋的气息,形成他清遒逸丽、醇古典雅、简静沉稳和铦利的书卷风格”。端是剀切道出继承与发展之辩证关系。
书法就是艺术朝圣,是修行,是思接千载之事。像多宽这样有定力有创造性的书家,身上都附着几代艺术先贤的精神魂魄。从已逝的历史里,从亡魂的瑰宝中,体悟到中国美学之“道、气、和、象、自然、风骨、意境、神韵、格调和性灵”的奥义,在其艺术自觉与自求的驱动下,他的独创性空前释放,藩篱屡折,清规靡荡,个性成为书法本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无间已得道,象外更生意。其间有胸中块垒、躁动,有种种精神挣扎,而染乎哲韵,灼亮某种哲学旨喻。正是“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多宽也!“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源于灵魂的东西,是美的”(俄·康定斯基)。
是的,每与多宽书法相对晤,其冲击力扑面而来,猝不及防,我的震惊刹那间真是难以表达。顷刻,这些以意象为本体,以自由为方向,墨象与心象交融,令人无限遐想的感受,便慢慢升腾起来,耳边有多宽的声音:“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梵·高)。
在这个连灵魂都趋于同质化的时代,多宽富有个性、于灵魂的书法艺术是非凡的。
(作者汪兆骞,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当代》杂志原副主编,著名作家)
书法 人生
——李多宽书法艺术的启迪
□衡正安
近年来,李多宽先生的书法享誉全国,不仅在全国成功地举办了多场个人书法作品展,而且得到了全国诸多著名的书法家、文化学者的高度肯定,这在不熟悉他的人看来似乎有点突然,不过了解他的人会知道,这是他热爱书法、学习书法、思考书法40余年来的厚积薄发,是他将人生融入书法之中的艺术表达。几十年来他始终没有放弃手中的这支毛笔,这支笔伴随着他求学、工作、走南闯北,渗透着他的喜怒哀乐和不断成长的历程。他的成功是书法与文化、书法与人生、书法与社会责任在当下书坛崇尚技巧、形式之外所树立的一个崭新的范式。李先生擅长多种书体,然其最具个人面貌者为小楷。其小楷不仅具有技法上的纯熟,与专业书家相比丝毫不逊色,在结体、章法、风格上也独具个人面貌,而且在品格、格调、气息等方面都要高出同侪,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取法高古。在书法的取法上古雅是书法品格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越古越好,首先要高然后才求其古,李多宽的书法取之魏唐之间,这在当下是比较少见的。他的楷书既有魏楷的稚拙、古雅,又有唐楷的法度和规矩,在点画的转折间没有当下学魏碑者的野、丑、怪,也没有唐楷的技、俗、甜,在纯熟的运笔之间,常常以方笔的收、起支撑字的骨架,以规范、匀称的结体确立作品雅逸的审美品格,所以很有特色,辨识度颇高,渐具个人风格。
二是气息纯正。书法的第一要务是气息,气息的高下直接取决于作品格调的高下,气息和书法的取法、点画、章法息息相关,当然更与作者有关。李先生的作品气息纯正、高雅,既没有当下“炫技”的匠气,也没有不通笔墨的江湖之气,在日渐纯熟的技法之下透出一股书卷、高雅之气,这是其作品的可贵之处。中国文化中的“望气”一说是很有价值的,看似很玄,其实是真实不虚的,也是世间万物本质精神的隐现。
三是修养深厚。书法归根结底是书的人,法的天地万物。它和其他艺术相比是裸性的,他很少遮掩和装饰,所以他最能反映创作主体人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书法,而且没有遮掩直指心灵。李先生的书法所表现出的独特价值,与其说是其几十年笔耕不辍的艺术实践,不如说是他综合人生修养通过艺术这种形式的表达。他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坎坷的人生历练、优秀的领导才能,这些不仅是他书法具有独特个性、深度和厚度的艺术来源,也反映出书法这种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书法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依然很突出,其重要的原因是书法作品的深度不够,这个深度其实质就是人的深度、人性思考的深度,就是技法和形式之外的精神世界。因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代表,它是以书写的形式,传达书写者整体人的思想状态,也就是这个人的精神、品格、追求、境界,总之是书写者人生的艺术反映。李多宽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良好的高度教育,几十年领导岗位上的历练,风风雨雨的成长历程都能物化在书法的点画线条之中,而以艺术精神所呈现,造就了他艺术人生的厚度和深度,这是书法文化的真正归属,也是书法最高价值的深度体现。书法的希望,不在书法的专业和技法程度的高低,而是书写者的人生,是书家投入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
(作者衡正安,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