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吉卫明
得到街道颁发的2024年“百姓学习之星”证书,我有点受宠若惊,虽然只是薄纸一张,但感觉分量沉甸甸的。
把证书拿回家,正在水池边洗东西的妻子忙不迭地打开看,我说:“你的手也不揩一下啊?”她这才想起来,手上沾着水呢。她一边用毛巾揩手一边眼瞅那一纸证书,惊讶地说:“吉老师挺不错哎,又拿回证书。”然后一本正经地把证书内容读了一遍又读一遍。
我拿她开玩笑:“你每次都这样,能不能改一改,有些夸张哎,像个土老帽。”
“我土老帽啊?我的证书不说别的,论起平方就比你的大,还有大红花。你稀罕不稀罕啊?”听她这一说,我连忙竖起大拇指:“你是头子,哪敢对你不稀罕。”当年她在厂里的大礼堂作报告,讲她的故事,感动得让人落泪,人家说:“厂里应该发个更大的证书,好拿回家镶在墙上。”那会儿,多少人看她捧着大证书一脸羡慕。平日里,我们夫妻一起在小区里散步,人家称我是耿玉珍的丈夫,男子汉大丈夫,姓名居然都搞没有了。那一阵子,她在一个两万人的厂子里名声可大了。
她很在意荣誉证书,家里谁得个红本子、不管什么级别的她都喜欢。她把红本子都收得好好的,我的、她的、女儿的,大信封装着,丝巾裹着,专门有抽屉放着。其他的东西有时候找不着,这些红本本一定不会找不着的。妻子自言自语:“别人家压箱底用金银首饰和银行卡。我们家红本子压箱底,它不是争取来的世俗的荣誉、脸面。”听到这话,我大为吃惊,也深为感动,说明我们夫妻在精神层面很默契。我们的孩子也说:“做好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每当我在黄梅天过后晒书,消除因住一楼给书带来的潮气危害时,妻子也将证书拿出来,摊开,让阳光短暂地照一下,再用布擦拭,像自己珍藏的宝贝那样精心,很有仪式感。路人有的说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用处,不如钱实惠,妻子只是笑笑,各人的认识不同,自己重视就行了,不必强求人家。
我问她最喜欢哪本证书,她拿起一个没有红壳子、印着工厂三等功的硬卡纸,说那是她的第一个证书,因为发现了安全隐患。炼油企业安全第一,她所在车间的炼油装置里,是油,也是火,泄漏一点后果不堪设想。她也在意孩子的“三好学生”证书、我的“先进工作者”证书,其他的如“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与“文明新风家庭”等证书,比起来,她说更在意后者,因为评比的激烈程度和名额独一份。
记得有一次记者来采访,我让妻子说,因为“箱底之物说”是她发明的,我觉得她说比我说更好,更贴近生活。果然,她强调我们家人与别人的不同,是“希望每个家庭都幸福,每个人都快乐。我们反感笑人无、妒人有,以及巴不得别人都活得不如自己”。人家说她讲得好,真情又质朴。我觉得,这也是她的“学说”中应有的含义。
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家的邻居、那对八九十多岁的老夫妻,与他们闲谈时,说我们这一家人真是找不到的好人,真心肯帮助人。我们没想到老人家会在背后这样表扬我们。我忽然想起古人的勒石记功,便问妻子:我们做了许多好事,是不是找个本子记一记?她撇撇嘴说:“要记你记。”“那就我记啰!”说完这个无聊的建议我自己都笑了起来。
不过,真要弄一个《记功本》,要记的事确实很多。记得有一次我住院,吃中饭时,同病房的两位老人吃饭不方便,妻子立即丢下手中的饭碗,帮他们把食堂送来的饭菜给两人分好,然后帮他们架起床上的饭桌架子,扶他们坐舒服了便于吃饭,人家感动得不行。妻子帮人家租房子,还帮人家双方把条件都落实了。于是,有人传:想租房子,就去找耿片长。人家真就找来了,我家院子里钉了块白板,时常贴着租房人留下来的电话……其实我们并不在意表扬,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美好一些。
我很喜欢一篇文章的题目——《可以微弱,但要有光》,但愿社会上人人都怀有微弱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