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生活常州

全省高中物理专家齐聚常州 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近日,江苏省2024年高中物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常州高级中学联合承办,来自全省的高中物理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齐聚常州,以“物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教育改革经验,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共同推进物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常州高级中学副校长张鹤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满足个性,为创新拔尖后备人才架构特色成长立交桥。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韩志祥表示,物理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对国家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江苏省物理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但面对新时代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陶洪作了题为《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的专题报告,他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与现代科技的紧密联系出发,阐释了拔尖人才培养对国家竞争力的深远意义,并建议通过创新教学与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各分会场讲座和研讨中,来自江苏省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实践探索,主题涉及“区域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物理实践与思考”“通过创新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新高考背景下县域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等,展示了不同地区和学校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独特探索。来自江苏省十三个大市的物理教研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在公开课环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周屹哲老师和苏州中学的张轶伦老师分别展示了“惯性力”和“转动参考系中的相对运动分析”。两位教师通过生动的实验设计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为现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

在第二天的深度报告环节,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和北京大学穆良柱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视角。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江苏物理教育的成果与特色,也为新时代物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据统计,此次会议线上有数万人次参与了研讨交流。徐惠杰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