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财经

长三角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2万亿元

约占全国30%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 是钟寅)11月21日,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文明共建共享——2024年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在嘉兴乌镇举行。会上发布了《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4)》、2023年长三角数字经济独角兽(潜在企业)榜单、长三角数字产业地图和产业调研线、长三角“AI+场景”创新成果等。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在致辞中表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互联网成为当今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全国的1/3,建成5G基站超72万个,建成千兆城市32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2.7亿,41个城市,140多项政府服务事项和场景实现一网通办,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三小时高铁圈、24小时包邮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最为生动的写照。他说:“举办这样的会议,对于抢占数字时代发展先机,推进长三角数字领域深层次合作,以长三角一体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上发布了《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长三角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占三省一市GDP总量的40%以上,约占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的30%。

会上首次推出长三角数字经济独角兽(潜在)企业榜单,发布104家独角兽企业及近19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同时发布最具价值、最具创新活力、最具潜力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3张子榜单。

活动上,长三角20个城市代表共同发起长三角城市共建网络文明合作倡议。今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六安市加入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合作城市从原来16个拓展到了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