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无锡滨湖:“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11月21日,现代快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上级院的部署要求,在构建协同高效的行动机制上谋全局,在全力提升检察工作质效上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朱鲸润

回应民生关切,强化弱势群体保护

加大对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排查全市范围内33家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对未按规定准确明示残疾人门票价格优惠政策情况,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开展全市旅游景区明码标价专项整治,助力社会文化场所的残疾人门票价格优惠政策明示标准得以规范,切实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滨湖区检察院主动与工会、人社等部门协作配合,大力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今年7月,该院针对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的12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积极跟进,通过“调查核实+组织听证”支持其起诉,最终得到法院胜诉判决,帮助挽回损失。

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创共建心理咨询服务站“检心驿站”,与公安、妇联、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协作机制;积极开展“青莲路灯·阳光赋能”涉案未成年人关爱行动,开展参观活动8场次,举办法治讲座18场,3000余名学生受益;实施“护未小滨”青少年维权项目入选无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精品项目、“无锡市群众最喜欢的妇女微家项目”。

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对全区15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走访、现场检查,督促整改消防、建筑、食品等方面安全隐患13处。组织工作经验丰富、深谙老年人身心需求的3名检察官成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全维度法治宣传团队,开展十一号检察建议、高空抛物、养老诈骗等主题宣讲5次。

坚持精准监督,解决重点领域难题

一是清查住宅小区安全隐患。围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问题,通过大数据比对+人工排查,对飞线充电、消火栓箱内消防设备未配备齐全等问题,通过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隐患50余处。对35个住宅小区两千余台电梯进行集中摸排,向属地街道和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电梯视频监控设施进行更新整改。

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完善“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工作机制,通过办理督促整治侵占太湖水域妨碍行洪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恢复太湖水域1.2万余平方米。针对部分农用地被大量农用固体废物污染的情况,向责任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将案涉地块打造为高标准蔬菜用地。针对在辖区太湖水域内进行非法捕捞的6名非法捕捞者、非法收购者,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索赔并执行到位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2万余元。

严厉打击跨境网络诈骗犯罪集团。依法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2024年以来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违法犯罪活动。

紧盯突出问题,推动社会治理

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依法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受理审查起诉新型涉养老诈骗的非法集资案,利用投资文旅项目向老年人进行集资,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相关案件涉案金额1亿余元,相关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行中。

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1月至10月办理开设赌场、组织卖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黑恶犯罪常见罪名案件30余件。干警进社区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100余份。

打造“新枫·和治”轻罪治理品牌。在社区设立轻罪治理实践基地,促成14起轻伤害、交通肇事案件达成和解,对11起危险驾驶、帮助信息犯罪网络活动案件进行公开宣告、训诫,开展巡回审判4次,引导10名犯罪嫌疑人自愿参与爱老助老、环境保洁服务等公益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

下一步,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将继续聚焦本地民生突出问题,围绕根治欠薪、弱势群体保护、守护群众身边安全、维护金融秩序、共建优质生态环境等方面靶向发力,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精准办好一批有典型意义、引领价值的检察为民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