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气温逐渐下降,最近两天,常州一院胸痛中心连续收治10位心梗患者,年龄从41岁到83岁。
45岁的朱先生家住钟楼区,前不久的一天中午,他隐约感觉胸口不舒服,刚开始疼痛轻微,但他并未在意。然而一个小时后,疼痛仍然没有缓解。“当时还是没有很重视,因为身体不舒服,我就回家休息了,没想到胸口越来越痛,全身还大量出汗。”朱先生回忆。
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常州一院,经快速评估,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团队快速启动救治绿色通道,及时开展急诊PCI手术。“时间就是心肌,急性心梗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团队开展介入治疗,运用血栓抽吸导管对堵塞的血管进行抽吸,最终顺利开通血管。”接诊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朱锦表示。
尽管医护团队与死神赛跑,但专家结合心标、心超相关检查结果提示,朱先生心脏功能依然受到不小的影响。“由于朱先生对心梗知识缺乏了解和重视,从他出现胸痛症状到最终就医,已经过去了4个多小时,这对于与时间赛跑的心梗手术而言非常可惜。其实发病前几天,朱先生已有过多次发作性胸痛表现,而他都没有特别重视。”朱锦说。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有100万人,其中,每30个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失去生命。典型症状:持续的胸骨后疼痛,呈压榨、紧缩样,可放射至牙齿、下颌、左上肢、肩膀、后背等位置,有时伴恶心、头晕、出汗、心悸或呼吸短促等,甚至有濒死感。不典型症状:窒息感,感觉透不过气,重物压在胸前,咽喉部发紧,上腹部疼痛等。
专家表示,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久坐、肥胖、吸烟,尤其是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市民需要高度重视。心梗起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在最佳救治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致死率极高。市民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疑似心梗症状,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发病后120分钟是黄金救治时间,千万别犹豫或拖延。
冬季是心梗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要定期体检,尤其是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要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建议平时清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心梗常见症状,要尽早到医院就诊。
李祉萱 冯凯 陆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