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依托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青藤红学院:涵育“青藤少年”的实践行动》,正序列化落实“红歌传唱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打造“红歌谣”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多元学习体验中感受红歌的精神力量,挖掘红色价值,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
一、优化设计:全面谋划,明晰前行之路
2024年春学期伊始,西夏墅中心小学便将原有思考与年度重点工作、实际校情相结合,对“红歌传唱课程”项目进行了全面谋划与设计。学校学生发展处与音乐教研组多次联合研讨,梳理出12册音乐教材中的红色教育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拓展搜集红色歌曲,形成定制红色歌单。同时,学校建立了由语文老师、班主任、音乐老师组成的联动教研机制,制定课堂观察量表,强化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学生发展处与课程教学处深入指导少先队大队部,创设了“青藤红歌王”争霸赛和“原创红谣定制趴”两大项目,明确了实施细节与要点。
二、创意落实:主题推进,深耕共建共学
跨学科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浸润在红色文化中。音乐老师与班主任、语文老师通力合作,设计了跨学科教学活动。在一次联合教研示范中,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与音乐五年级上册《七子之歌》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感受红歌的艺术魅力。此外,“红歌王”争霸赛在校园内唱响,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班级选拔、年级决赛,评选出十大红歌王。在社团艺术节上,“红歌巡回演唱会”更是将红色氛围推向高潮。而学生创作的“原创红谣”更是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才华,经过专业人士指导、创作、修改、谱曲,最终在年级决赛上绽放光彩。学校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宣传,让红歌走进社区,展示青藤娃的风采。
三、成果积淀:精进评价,激发生长活力
为了记录学生的红色实践经历,学校为每位学生印发了“红色实践登记册”。同时,组织学生将红歌传唱的经历和感受制作成报告、征文等,积极投稿至常州晚报、现代快报等期刊杂志。学校还将根据学生量化、质化两方面的考核情况,评选出“最佳青藤红歌王”。此外,指导老师还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参加各类竞赛和投稿,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指导红歌传唱活动的优秀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学校在红歌传唱活动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更激发了学生的生长活力与爱国情怀。
西夏墅中心小学通过“红歌谣”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让学生在歌声中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与综合素养。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红色情怀与时代担当的青藤少年而不懈努力。
西夏墅中心小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