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常州

漕桥小学:创造属于乡村孩子的未来教育

为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活场景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育人质量,11月2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育人方式变革”第二十七次研修活动暨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重大课题第四次研修活动,先后在漕桥社区、漕桥幼儿园、漕桥小学和漕桥初级中学举行。

与会专家来到漕桥社区的“红心漕流馆”,参观了余光中乡愁文化展示厅,对漕桥幼儿园、漕桥小学、漕桥中学根据余光中先生诗词中的光彩摇曳外婆桥、光阴渡梦中国心、光耀故里民族情、光辉璀璨复兴梦的四个篇章设计课程,让学生走近家乡名人、了解生平经历、徜徉诗歌世界、感悟光中精神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与会专家听取了漕桥中学、漕桥小学三位老师的研讨课后指出,执教者从课标出发,打通自然与生活的关系,唤醒文本与学生的共鸣,创设学习任务,在实践中突破学习难点,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与会专家认为,三所学校基于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呈现出了乡村教育的最新样态,创造属于乡村孩子的未来教育,即依托乡土资源,创设任务情景,勾连真实场景,打破学校围墙,让学生漫步乡村,用脚步丈量,展开学科整合性深入实践和探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校与村的双向融合。

陈渊 陆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