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事

物流成本怎么降、降什么?

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行动方案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多个方面,对物流成本“怎么降、降什么”进行了系统部署。

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5%左右

行动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27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现新突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室副主任陆成云介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既反映物流行业运行的成本效率水平,也反映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质量。2023年的比率是14.4%,由14.4%下降到13.5%,如果以2023年的GDP来测算,这0.9个百分点的降幅,相当于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万亿元以上,可以形成巨大的企业利润。

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

记者注意到,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推进铁路重点领域改革”是20项具体行动的第一项。

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制定实施铁路货运市场改革方案,促进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大力发展高效稳定、市场化直达货运班列,探索用好高铁快运功能;建立铁路物流服务价格体系;降低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和使用费用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张晓东表示,这个方案的提出,解决了困扰铁路货运多年的发展战略定位问题,将推动我国铁路传统货运模式向现代物流的历史性变革。

针对“新三样”出口推出新举措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明确,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在这当中,实施“新三样”物流高效便捷工程,是本轮推出的改革新举措。

行动方案中提到,加强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的国内港口仓储设施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物流提升工程,加强港口滚装码头建设,鼓励研发应用内河滚装船;探索发展新能源汽车集装箱运输,畅通新能源汽车国内联运通道和跨境物流通道等。

张晓东表示,这次的改革方案就针对行业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着重在港口设施、运输装备、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针对性部署,降低“新三样”的社会物流成本,保障“新三样”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顺畅。

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提出,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构建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新模式。

行动方案中提到,支持相关城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依托现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若干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等。

陆成云介绍,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关键是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就是说一个物流枢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它的周围布局什么样的产业,这两者高度匹配,是需要整体策划、融合发展、一体推进的,从而形成以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同时,各地凸显自身物流成本效率比较优势,来布局产业、发展枢纽经济,从全局来看,就体现为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降低物流成本。

多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推新举措

围绕行动方案中明确的改革方向,多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在多式联运体系、直达货运班列、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上推出新举措,探索降低物流成本。

作为江苏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河港,淮安港在今年与一家全球头部航运企业建立合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通内河支线与远洋干线,为进出口企业开设了一条高效便捷的物流新通道。在湖南株洲,今年开始,“湘粤非”班列实现每周定时定点开行,探索打造高效稳定的直达货运班列。

通过推动数据开发利用降低物流成本,也是改革方向之一。在山东淄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实时分析物流数据,精准锁定货车的卸货地点,卸货完毕后就近装载返程货物,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据央视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