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江南大学教育学院与无锡市教科院联合举办无锡市中小学跨学科教学专题研讨会,无锡6所中小学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副校长、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庄治新作为6位代表之一,做了《指向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行动》主题汇报,阐述了该校以数学学科为试点,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路径。
这是继指向跨学科研究的《行知哲学引领下小学项目化学习的行动》获得江苏省陶研会优秀课题成果奖一等奖之后,坊前实验小学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上取得的又一实践行动。
据了解,早在2021年,该校就立项江苏省“十四五”课题《促进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开始从一至六年级全学段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以全域展评、区学术月活动为平台,该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指向课堂教学变革的区级展示活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样态。作为无锡市“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校,该校在阶段性项目市级展示活动中,围绕学科和跨学科概念,呈现了多个指向学生素养提升的跨学科教学课例,展现了学校在“未来学习”创新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思路设计上,该校以数学和跨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从真实情境和数学概念两大要素出发,提出“主题—内容—任务—评价”四阶段实践路径,最终形成对数学和跨学科概念的深度理解,也有力促进了数学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的提升。
该校在具体实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上,一是拟定主题,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如“坊小绿化面积”主题的确立,就是围绕数学概念“多边形的面积”和现实情境“有限的校园绿地面积”确立的。二是重组内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从学科内关联视角的纵向看,平面图形的发展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割补法则是测量每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基本方法;从横向看,几何直观与运算能力、数据意识不可分割,测量与计算是主题推进的关键要素。
三是设定目标,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对数学和跨学科概念的理解,更指向数学和跨学科素养的提升。四是细化层级任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发现和提出问题上,学校从“坊小绿化师”的视角引发思考:校园绿化面积是否达到了绿化标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学校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实践,强调在讨论质疑、辩论反思中引发对数据与图形的协同理解。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真实性问题的设计、对数学概念的追求、指向跨学科知识结构化等特征,使学生学习逐步向一个真实的学科专家、优秀的手工艺者在面对真实而复杂问题时的实践靠拢。他们参与主题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对数学和跨学科概念的深度理解,更体现了与素养一致的价值取向。荣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