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常州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

常州赴广州举办文化产业(人才)推介会

▲推介会现场 ◀文化人才和文化科技类项目签约

一个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一个是长三角的中轴枢纽常州,11月28日,相隔千里的“两州”携手,在文化产业和人才交流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上午,江苏常州文化产业(人才)广州推介会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高新区管委会(新北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高新区党工委(新北区委)宣传统战部、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商务局、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承办。现场,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为两地合作和发展开启了崭新篇章。

张敏 葛小林

常州魅力彰显,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从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到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再到实干为先的发展导向,常州与广州虽然相隔千里,却有着相似的城市特质和不解的历史渊源。

推介会上,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常州紧紧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去年常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人均GDP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七,成为全国面积最小、人口较少、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

常州历来重工恤商,平均不到七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常州牢牢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形成了“发储送用网”生态闭环,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第一,新能源整车产量占江苏全省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之都”。

在文化产业方面,常州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创业的新高地。目前,常州全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2家、省级园区8家、市级园区51家,发展载体丰富;文化法人单位超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1000余家,形成了文化装备制造、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影视动漫、电竞体育、数字版权等六大特色行业;相继出台了文化强市行动方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数字文创产业促进计划等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每年财政投入超1亿元用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23年常州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连续十年位列江苏前三。

“现如今,我们正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优秀人才、优质项目,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成就事业。”陈志良表示,常州将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最给力的政策、最优质的环境、最暖心的服务,诚邀广大企业家和青年人才共赴龙城。

人才政策优渥,产业发展优势集聚

人才是第一资源。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吴寅详细介绍了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和文化人才招引政策。

常州全面实施以“龙城英才计划”为核心的人才计划,对高精尖紧缺人才实行“一人一策”特殊支持;对领军型创业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拨投联动”综合资助;对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常州累计发放“人才贷”超12亿元,先后助力10家人才企业成功上市。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常就业和定居,常州实施“青春留常”政策,大学毕业生来常工作不仅有生活补贴,还有租房、购房补贴。常州以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建设11.78万套人才公寓,满足35万人拎包入住。近三年,常州新引进各类人才超33万人。

常州高新区是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常州市新北区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张沁怡作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文化产业招商推介。文化创意产业是常州高新区五大重点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南北联动、协同发展”的格局,南有创意产业集聚区,北有数字产业集聚区。常州高新区每年安排6000万元政策资金,在重点项目、文化人才等八个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以“高新事·高兴办”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品牌为引领,保姆式服务团队全流程7×24小时不打烊,全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城区前三。此外通过推出“橙芯”服务品牌、搭建国内首个云渲染平台、成立数据安全创新中心等有效举措,为文化企业搭建高效公共服务平台。如今,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已成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推介成果丰硕,18个项目集中签约

在嘉宾分享环节,从常州走出的瑞声科技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潘政民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瑞声科技从常州起家,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号召下,瑞声科技到广东二次创业。经过31年的发展,瑞声科技的研发和生产布局覆盖了18个国家和地区,成长为全球化的感知科技龙头企业。“瑞声科技的快速发展,是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的例证,也是企业和常州发展同频共振、相互成就的结果。”潘政民表示,营商环境越好,企业发展越有信心,常州有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福地。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董国平也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董教授出生于常州金坛,如今是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从事无机光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为行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非常感谢家乡常州的养育之恩,也深刻感受到了家乡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希望广大莘莘学子有机会去我的家乡常州走一走、看一看,并在这块宝地创新创业。”

重点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推介会现场,18个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这些项目涵盖休闲度假、智慧文旅、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绿色会展、音乐演出等多个领域。

优质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标志着常州与广州在文化产业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更为两地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开启了崭新篇章。

活动期间,常州代表团一行还前往广州长隆集团、广州TIT创意园、羊城创意产业园、腾讯微信、酷狗音乐等广州知名文化企业和产业园区进行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和学习他们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展望未来,常州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政策、最实的举措,努力打造最优环境,推动项目第一时间落地、需求第一时间响应、服务第一时间到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常州与广州将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创辉煌!